第(1/3)頁
沉寂了整個冬季,藥殺水兩岸數以十萬兵馬調動頻繁,空氣中都彌漫著肅殺的氣息。
唐軍大營!
李績高坐上首,下方是一眾唐軍大將裴行儉、契苾何力、阿史那忠、唐休璟、王方翼、黑齒常之、李多祚、張虔勖等將聚在了一處。
裴行儉正匯報著最新的軍情:“自開春以后,大食國調動頻繁,根據斥候的介紹,昨日大食國多個軍營都有大動作。末將懷疑,大食國在近日會有大動作。”
驍勇絲毫不減的老將契苾何力聞言,爆發出一陣大笑:“這群鼠輩,終于忍不住了。”
契苾何力是蕃將,但凡對外作戰,他多是統領草原諸部聯軍。此番能夠將大食國從吐火羅、康居國境內趕至藥殺水,草原諸部聯軍的機動性有著至關重要的關系。總而言之,就是身為大將的他,打殺的極其痛快。
可隨著大食國退回藥殺水,沿河岸布防對峙,草原部落的機動性削弱大半,契苾何力也打的束手束腳有些憋屈。
契苾何力這樣跟著唐朝軍隊縱橫沙場,難逢一敗的猛將,從未有怯戰之心,只怕對手太慫,不敢來戰。
唐休璟善謀,腦中想著近日來兩軍在藥殺水東岸交戰的頻率,說道:“這幾日大食國一反常態,多次有目的的渡過藥殺水求戰。末將懷疑大食國發生了一些我們不知道的事情,促使他們這般舉動。”
大食國連番動作的原因李績、裴行儉自是知道的,他們在制造混亂,將局面攪渾,唯有如此,才能做到渾水摸魚。利用葛邏祿的倒戈,獲取最大利益。
不過李績、裴行儉并沒有將此事傳開,要想瞞過敵人,先瞞自己人的道理,兩人都懂。
李績順水推舟的起身下令:“我大唐只怕不戰,他即敢來,全盤接著。諸公,面對大食國的挑釁,莫要怯戰,打出朝廷的威風。如有變故,隨時通報。”
伴隨著諸將不絕于耳的應諾聲。
位于藥殺水東岸的唐軍也頻頻出擊,主動尋敵而戰。
此次與大食國的對峙并不限于一地,而是千里長的藥殺水,有十數個戰場陣地。
彼此都在不斷的試探中尋找戰機,在試探中打出了火氣。在藥殺水的兩岸,真刀實槍的拼殺。
局面也越打越是混亂,各路大將一時不查就會被敵所趁,露出破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