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青溪縣。 駱賓王、許自牧、富嘉謨三人在周邊游玩了六日。 島上泛舟,江畔垂釣,山腳狩獵,輕松愜意。 得陳青兕指點,駱賓王對于詩文有了全新的了解,靈感來時,提筆作詩,雖未能完全改變詩風,卻也大有精進,心情大好。 富嘉謨也略有所得。 唐朝的散文也承六朝余風,尚徐庾體,輕艷綺靡。富嘉謨深以為恨,以經術為本,崇雅黜浮,漸趨雄邁,自成一派,也是一位秉持掃去六朝艷氣的人物。 故而杜甫后世為他們寫出“舉天悲富駱,近代惜盧王”的字句。 許自牧則文采比不過二位,一心游玩,反而最是暢快。 這日駱賓王正在酒肆中會友。 駱賓王本就是婺州人,在婺州有不少親朋好友,都是地方上的名士。 他們得知駱賓王在青溪縣,本打算為了迎接他,舉辦一個詩會。 結果一連多日,發現駱賓王并無南下之意,反而在青溪縣久候。 一行人索性北上來尋,順便也拜會一下,名望越盛的青溪縣縣令陳青兕。 看著闊別多年的好友,駱賓王也很是開心,早年窮困,生活無以為繼,不少故友慷慨解囊,助他渡過難關。 聽說故友詩會安排,駱賓王登時來了精神,帶著幾分興奮的道:“詩文赴會甚好,只是換在青溪縣舉辦如何?這里山明水秀,更有青兕先生坐鎮,文氣最盛,最為合適……” 好友之一的張弘先是略顯尷尬。 他們此次組團而來,是帶著任務來的。 古代地方官員除了負責民生以外,教化也是一大功績。 比如組織個詩文赴會等等,不過詩文赴會需要文壇的領軍人物坐鎮,方能傳揚一時,都是一群小角色,有什么用? 蘭亭盛會為何千古流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