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時隔11年,青色房子終于有意再設經濟自由區。
設幾個,不知道。
在哪設,不清楚。
多大規模,什么樣的角色定位,更是只字沒提。
可即便如此,當消息在汝矣島傳開,各地匯聚在此的議事官們就坐不住了。
畢竟能在這里打滾的都不是傻子,什么是看似謠言卻是探聽反應的口風,什么是言之鑿鑿卻實屬謠傳的消息,大家都是悶聲吃餃子。
一個個心里有數的很。
然后正如大家所料,所給予的情緒價值被成功接收后,沒過多久,新的消息便反饋過來。
黃海、大邱/慶北、東海岸圈以及忠清北道。
所享受的優惠政策會參照仁川、釜山/鎮海,以及光陽灣圈,三個2003年首批設立的經濟自由區,甚至會更好。
至于其他,沒了。
甚至是從里面挑一個,還是全都要都沒給個說法。
當消息一出,沒被相中的自然是捶胸頓足。
而被納入考慮范疇的幾個地方的議事官當場就相互看不過眼了,平日里見面時的一團和氣徹底沒了蹤影不說,一個兩個就跟紅了眼的公牛般,恨不得當場把對方挑落在地,再順便踏上一萬腳。
畢竟有珠玉在前,這些年的經濟發展雖比不上漢城這頭虹吸怪,但與其他地方相較,這三個自由區取得的進步已經足夠惹人眼紅。
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地方的議事官們紛紛開始行動起來。
他們通過各種渠道,試圖了解更多的內幕消息,同時也在為自己的地區爭取更多的利益。
與此同時,政府方面卻保持著沉默,既不肯定也不否定這一消息。
然而,這種態度反而讓各地的緊張氣氛更加濃厚。
一些地方開始聯合起來,試圖形成更大的影響力,以期在未來的經濟自由區設立中占據有利地位。
而另一些地方則選擇單打獨斗,各自為戰。
在這一過程中,各種利益博弈和政治角力不斷上演,使得整個局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