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歡樂是歡樂,工作是工作,在盛宴結(jié)束之后,人們也得忙碌起來,開始在哈克蘭的新生活。 尤其是對于新移民來說,他們可沒有時間玩樂,土地還等著開墾。 在距離扎爾河較近的地方,西方移民正在忙碌著開拓這些上好的水澆地,他們用統(tǒng)領(lǐng)提供的工具努力翻著土,然后撒上種子。 大部分移民都是全家老小齊上陣,一起在劃分給他們的土地上忙碌著,河邊的景象看著非常熱鬧,簡直是人頭涌動,薩扎堡大半的人口都在那里。 人們一邊勞作著,一邊唱著歌謠,北方諸國是有著共同文化的存在,畢竟北方人類最初都起源于那幾艘船上,許多東西都是共通的。 比如現(xiàn)在他們歌唱的歌謠,就是一首在北方各地都有所流傳的存在。 眾人的忙碌是有原因的,領(lǐng)主的補助不是永遠(yuǎn)的,若是在下一個收獲季前不能從土地上獲得一些糧食,那日子會很難過。 赫梅的糧食補助是隨著時間流逝而減少的,這也是北方諸國開拓荒地時一貫做法。 大家都清楚剛開墾的土地糧食不多,所以會提供補助,以讓農(nóng)民渡過最開始最艱難的那段時間。 但是渡過初期,補助也會隨著時間而減少,一直到直接沒有。 這也是為什么開拓花費大,赫梅這若不是趕上了亞甸王國對哈克蘭開拓的大戰(zhàn)略,根本就沒法從德馬維國王那里拿到那么多資源。 是的,他的開拓是國家大計,赫梅能夠想到的那些,國王自然都想得到,開拓哈克蘭其中蘊含的利益是巨大的。 赫梅很確定,按照正常情況發(fā)展,估計他在這邊待個三四年,把環(huán)境搭建好了,國王就得分封來新的貴族。 新貴族的到來一方面是為了促進哈克蘭的開發(fā),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從他這里分潤權(quán)力,防止他一家獨大。 雖然自己有著哈克蘭統(tǒng)領(lǐng)的頭銜,但是這個頭銜對于那些新封貴族肯定不頂用。 不過那是正常情況,赫梅可是很清楚,四年后第二次北方戰(zhàn)爭就得爆發(fā),所以他可以壟斷哈克蘭的資源很長一段時間。 而那么長時間都不能折騰出來個什么的話,他也用不著去想什么北方爭霸,老老實實在哈克蘭過一輩子吧。 在哈克蘭過一輩子也挺好的,這片土地廣闊而美麗,但不到最后一刻,赫梅不會作出這個選擇。 農(nóng)夫們在忙碌時,商人也在忙碌,他們忙著在市場上兜售從西方帶來的貨物,這些東西在草原上是很搶手的。 薩扎堡從來都不缺哥薩克和哈克蘭人,他們第一時間會購買走這些貨物,這也是為什么通往哈克蘭的道路發(fā)現(xiàn)不到半年,商人們就開始前往此地。 而從這些商人身上,赫梅好好賺了一筆貿(mào)易稅,但他看來商人數(shù)量還是太少。 別說整個哈克蘭市場,他們甚至連自己“領(lǐng)地”上的需求都滿足不了。 不過最賺錢的還是赫梅,比起民間商人,他用官方身份運貨不要方便太多,而且還有著德馬維王的免稅,無論怎么搞都是賺的,還是大賺。 這些商品一部分會優(yōu)先出售給效忠的哥薩克村莊,另一部分則該怎么賣怎么賣,薩扎堡不缺買家。 矮人工匠們則在城內(nèi)城外繼續(xù)修建各種建筑,他們構(gòu)成了薩扎堡建筑工的主力。 一些矮人還從事打鐵工作,他們制造出來的工具和武器也能賣到一個不錯的價格。 哈克蘭這片土地產(chǎn)出的鐵器都是較為低劣的,傳統(tǒng)上高質(zhì)量鐵器來自南方的瑟瑞卡尼亞,那個崇拜巨龍的國度,而對那么北方的地方來說,獲得瑟瑞卡尼亞武器就非常困難。 現(xiàn)在亞甸人來輸入鐵器,那自然就被當(dāng)?shù)厝睡偪褓徺I。 不過唯一的問題在于,赫梅主要獲得的并不是金銀。 大部分情況哈克蘭人給得是牲畜,這是哈克蘭通用的資源,而哥薩克們給得則是毛皮,這是他們之中通用的資源。 赫梅還得把這些東西都運回亞甸,才能換作金銀,好在他官方的身份可以讓他避免重稅。 不然他就得像是那些商人,帶著這些貨物回去后還得被收上占總價值五分之一的重稅。 不得不說,德馬維國王的眼光非常毒辣,他看到了哈克蘭貿(mào)易中的巨大差價,那自然要借著這個機會拿去更多的資源。 而在通過貿(mào)易大摟金銀的同時,赫梅也沒有忘記加強防備。 畢竟在草原上,搶劫總是被視為第一選擇。 之前為了和薩扎堡的貿(mào)易貿(mào)易,附近那些勢大的阿塔曼們還互相打了一仗,以爭取和薩扎堡的壟斷貿(mào)易。 只不過由于大家勢力都差不多,因為誰都沒有奈何到誰。 而對薩扎堡進攻這樣的想法,也因為大家都在虎視眈眈而沒有人敢于去實踐,誰都不想自己被人當(dāng)槍使,草原上連續(xù)不斷地斗爭使得這種事情屢見不鮮,也使得每位草原軍閥都對鄰人抱有強烈的警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