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調(diào)戲完淼淼后,老槐樹下的蘇組長哼著小曲從口袋掏出了一把鈔票開始清點(diǎn)起來。 蘇牧在家吃了六個包子,每樣各兩個,又留了十個香菇肉包,十個香菇菜包,展示包子時自己掰也掰開了倆。 如此,總共到手恰好為三十塊,減去成本八塊,純利潤有個二十二塊錢。 今天算上賣黃鱔的十五塊,五倍子的六十二塊七毛錢,還有上個月的工資十五塊。 蘇牧兜里這會已經(jīng)有一百二十二塊七毛,若是再加上大牛那邊的賣魚錢,都夠再買上一頭驢子了。 這僅僅還是開始,一天只賣三百個包子實(shí)在是太少了。 而且黃鱔的市場還等著他去開拓,一天三十斤也太少了。 如今鎮(zhèn)上的黃鱔市場不大,幾乎都在劉老板這,蘇牧是唯一的供貨商,也算是壟斷生意了。 壟斷生意最為賺錢,加上目前抓黃鱔這事還輕松,蘇牧這才前后會這么上心。 得再去和劉老板聊聊天。 以及蘇牧心中還有另外一個計(jì)劃。 胡蘭館子。 這會已是過了飯點(diǎn),來館子里吃飯的人不多,劉老板便是空閑下來了,瞧見蘇牧到來很是欣喜。 “來,蘇牧,喝茶。” 兩人聊了一會天后,劉老板面上有些猶豫。 “劉老板你是想說什么吧?” “嗯,是這樣的,我還有些不好意思說,就是蘇牧你那明天的黃鱔不用送那么多了。” 說完,劉老板又怕蘇牧誤會,急忙解釋一句。 “蘇牧你不要誤會,你告訴我的方法都很管用,但你也知道,現(xiàn)在鎮(zhèn)上吃黃鱔的人實(shí)在不多,你是行家,也清楚黃鱔要吃新鮮的,其實(shí)昨天送來的黃鱔也還剩下一些。” 劉老板說完有些忐忑望來,蘇牧卻是很平靜,其實(shí)他也早有預(yù)料。 畢竟劉老板收黃鱔的錢可不低,但為什么卻沒人樂意送來,多半是有原因的,如今看來原因就在這了。 他曾說過自己是托親戚去找人在村子里收,這年代就連固話都還沒普及,整個黃橋鎮(zhèn)上就那么一兩個電話亭。 這種斷斷續(xù)續(xù)的生意就很麻煩了,每次都得去麻煩親戚,親戚又要托人去村子里收。 有時告知不及時,人家大老遠(yuǎn)送上門來時館子里還不缺黃鱔,就成白跑一趟了,本來平日里地里農(nóng)活也多。 如此次數(shù)一多,人家也就不樂意了。 “嗯,我都理解。” “蘇牧你理解就好,理解就好。”劉老板松了口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