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自從在南邊突圍受阻之后,侯莫陳崇率軍返回了城中,可他的突圍之心依舊不死。
畢竟一旦離開了晉陽,那就天高任他飛,這份誘惑實在太大!
雖然中原不歡迎他們,諾大的晉國也只剩下了草原這一塊基本盤,但回到草原放牧也比死在晉陽城要好。
因此,雖然侯莫陳崇暫時回到了城中,但他想要離開這里的心依舊不變!
然而侯莫陳悅已經打定主意要留下死守,這突圍已經千難萬難,與其為了獨立而賭一把還不如留下等著投靠北周呢!
獨立雖好,但也得有實力,連晉陽都離不開還回個毛?
反觀留下就不一樣了,雖然糧草不足,但只要再撐一個月下去就沒事了!
此時,侯莫陳崇、侯莫陳悅在城中匯合,從而互相交流著情報。
“回稟陛下,臣已經放百姓出城,他們為了逃命,大多選擇留下了口糧。如今,我軍可以再堅持一個月,兵力也足夠防守城池!”侯莫陳悅匯報道。
一萬余青壯在忽悠下大多選擇了留下來,畢竟留下就可以官升三級,這同樣也是一份天大的誘惑!
雖然侯莫陳悅只是畫了一個大餅,但說到底還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
這幫老百姓就算離開了晉陽又能去哪里?百姓圖的不過是安居樂業,青壯們圖的自然是一個好前途了。
其他百姓走了也就走了,畢竟留下來也是等死,可青壯們卻也愿意為了前途留下。
可是跟著晉軍留下真的有前途嗎?或許自從北周大軍即將北上的消息傳開后,青壯們已經看不到離開這里的希望了吧?
雖然明知道外面就是并州軍,但已近兩年了也沒見并州軍收復晉陽,青壯們哪還看得見希望?
因此,最后一來二去地竟然有六七千人選擇了留下,從而使得晉軍還有大約一萬五千可用之兵!
兵有這么多,糧草又能再撐一個月,侯莫陳悅就此認為足夠了。
然而侯莫陳崇卻不這么想,既然說了要走就要想辦法走,哪有一會走、一會不走的道理?
“我等在此地已經屠殺了城中半數百姓,當時可是你說要殺的,如今卻又放另一半人離開。如何?既然有此等辦法,何不早用?”侯莫陳崇不禁對侯莫陳悅的立場感到了懷疑。
特么計是你出的,令是我下的,鍋也得我背?
這么一搞之后,侯莫陳崇在此地民心盡失,就算走投無路之后投了北周又算什么?
是的,他侯莫陳崇好歹是大晉皇帝,不走的話難不成日后給北周當臣子?
話說他侯莫陳悅就算跟著走了也是當臣子,留下投了北周也是當臣子,貌似做北周臣子要比繼續做晉國臣子要好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