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衣食住行-《血之孫吳》
第(2/3)頁
江東境內盛產水稻,也就是大米,所以以后江東軍的主食將分為三種。
一種是飯團,用大米包裹野菜或者其他食材做成的飯團。
另一種是鍋巴,又或者叫米餅。這類食物容易保存,而且保存時間很長。所以今后在戰前,我都會派人進行大量制作,然后分發給每一位將士。這樣一來,在作戰時遇到特殊情況也不需要再擔心肚子餓,和影響戰斗力的問題了。
最后一種便是米粥,在冬季天寒地凍的時候,將士們吃啥都不如喝上兩碗熱乎乎的米粥來得愜意。
原本我還打算發明一些諸如大餅、饅頭、包子之類的食物,但因為揚州境內大麥種植的很少,所以也只能到以后再進行嘗試了。
而菜肴方面,揚州境內水域縱橫,所以魚蝦多到數不勝數,江東軍將士也都很喜歡吃魚,但也只能在非戰時給將士們提供了。
至于戰時,將士們的菜肴則只能以咸菜、腌菜、野菜為主,軍中將校則會多一些肉食。這些肉食來源于獵捕的動物,以及腌制過的咸肉,或者是臘肉和熏肉。
考慮到普通士卒普遍缺少蛋白質來源,于是我和張昭在商議之后,決定將來在揚州境內加大對豆類的種植,豆類的蛋白質含量可一點也不比肉類要少!
肉類的話,這個時代不管中原腹地,還是南方,都還沒有發展出大規模的畜牧業。百姓也頂多養養雞鴨、養養豬,所以我對此自然也要大力扶持。甚至今后,我還要在各個郡縣都開設官方養殖場。這樣一來,將士們就能經常吃到雞蛋和鴨蛋,甚至偶爾還能吃到豬肉了。
另外在淮南和豫章,在后世本就是盛產牛肉的地方,我便派人傳令步騭和呂范,讓他們登記兩郡的耕牛數量,在足夠保證農業生產的同時,收購多余的耕牛,然后開辦兩家養牛場。
以后養牛場內再飼養和培育黃牛、水牛,等以后數量多了,一部分可以用來出租給百姓,用作耕地使用。另一部分就可以作為肉牛,用于食用。但這一計劃,沒個十來年,怕是實現不了了。
除此以外,我還派人傳令吳郡的朱治,和會稽的虞翻二人,在沿海地區開設鹽廠,并由官府進行管制。將海水曬成海鹽,再制成鹽磚進行銷售。或將漁民捕獲的海魚洗凈,再在海水中浸泡,曬干,制成咸魚干進行販賣。
又分別派人通知各郡太守,尤其是丹陽的吳景,會稽的虞翻,在境內鼓勵商賈多多種植茶葉。
這樣一來,百姓和軍中將士們在飲食方面,就能夠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园市|
彰武县|
临颍县|
大埔区|
通江县|
调兵山市|
偏关县|
页游|
海南省|
连云港市|
额敏县|
旌德县|
新蔡县|
民乐县|
搜索|
温宿县|
霞浦县|
肇庆市|
开江县|
富顺县|
阿巴嘎旗|
佳木斯市|
韶关市|
乌鲁木齐县|
萍乡市|
临江市|
康保县|
桑日县|
中牟县|
开原市|
广饶县|
水富县|
天门市|
榆社县|
青铜峡市|
沧州市|
资源县|
鸡西市|
金塔县|
连州市|
友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