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此時,正分別由三百民夫在推動。 從東到西,又分別由太史慈、吳五、陳六、宋謙、賈華、李四、蔣欽、趙大、王二,九將率部對民夫和沖車進行保護,并準備在接下來的大戰(zhàn)中進行登城! 南面大營,因為張三頗有急智,被周瑜看中,所以將他留了下來。然后派遣賈華、宋謙、李四率部指揮,總計八千人參與攻城! 東面大營,總計派出一萬兩千人參與攻城。 西面大營,僅剩不足萬人,以及千余民夫,是三面大營中傷亡最為慘重的,此時在三將的指揮下傾巢而出! 隆隆地戰(zhàn)鼓聲,敲得頗有節(jié)奏。 民夫們喊著口號,推動著沖車前進,上面分別載著五十名弓箭手,而在沖車旁邊,是一隊隊士卒,保護著沖車,向安陸城前進。 大約過了一個時辰,九架沖車,三萬大軍,冒著箭雨,全部在城下就位! 九架沖車上,總計四百五十名弓箭手,早在進入射程范圍之后,便向城頭發(fā)起了射擊。 四五丈高的距離,是真正地居高臨下。 一隊隊士卒,舉著盾開始向沖車內(nèi)魚貫而入,隨著第三層擋板被放下,一隊隊士卒就從里面沖出,向城頭發(fā)起進攻。 城內(nèi)共有兩萬張弓,兩萬名弓箭手,一人戰(zhàn)死,旁邊的人就立馬撿起弓箭,繼續(xù)射擊。只要弓弦不斷,箭矢未盡,城頭的弓箭手就會源源不斷。更別提,還有更多的人在朝著城下丟著滾石、檑木,進行阻擊。 眼見沖車靠近,擋板被放下,從里面沖出一隊隊悍卒。城上立馬就有許多人提著長矛,舉起刀槍,上來廝殺。 而城頭的弓箭手也紛紛調(diào)轉(zhuǎn)目標,瞄準從沖車內(nèi)沖出來的江東軍,進行射擊、或與沖車上的弓箭手進行對射。 三萬大軍,除去弓箭手外,人人有盾,可以擋住大部分攻擊,因此只有少數(shù)人被射殺。 此時,黃祖在東城,面對這種情況,他也有些無計可施。 幸虧城內(nèi)能工巧匠又來獻計:先用火箭攻擊,倘若無用,再用鉤索。無數(shù)鉤索,城上人多,幾百人不行,就上一千人,將沖車放倒! 黃祖得了提點,立馬派人通知三面守軍,依此方法,摧毀沖車! 然而此時,三面城墻上,已經(jīng)登上了近兩千名悍卒,正與守軍展開血戰(zhàn)。 而沖車內(nèi),沖車外,等待登城的悍卒正源源不斷,若非城頭守軍站得滿滿當當,恐怕三萬人將全部登上城頭! 三面城墻,各有五千精銳,一千郡兵,一萬青壯在進行防守。登上來的悍卒不過是投入汪洋大海的一滴水珠,很快就被打退,卻又一波一波沖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