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時間先安頓我們,繼而又迷惑我們。 真的好喜歡自己生活的感覺,周末看書追劇,偶爾和朋友約著見面。 不需要去照顧別人的想法,每天的時間都是自己來安排,想到了什么就好好規劃一下去做。可能偶爾會覺得孤獨,但和朋友們聊喜歡的話題,煩惱都會輕飄飄的散開。 以前總覺得一個人意味著孤獨,逐漸才發現如果自己沒有好好生活的能力,那不管身邊有多少人都是孤獨的。喜歡一個人去公園散步,喜歡晚上聽歌,重要的永遠是要有制造快樂的能量。 「來自讀者投稿」:我和我的貓。 貓咪躺在我的床上睡著了,我看著他好可愛就躺在他旁邊,一邊摸著他的小腦袋一邊閉上了眼睛。 然后我忽然想到了一些不開心的事情,想著想著,忍不住哭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發現手里毛茸茸的感覺不見了,睜開眼睛一看,貓咪站了起來,正直勾勾地看著我,我也看著他,忽然他就走過來站在了我身上,然后慢慢的趴下來,小手扶在我心臟的位置,頭枕在我身上。 我摸摸他,跟他說謝謝。然后把他抱下來放在旁邊。我翻了個身,側過身子躺著,他又走過來,身體蜷起來縮在我胸前,我一伸手就可以抱到他,就像小時候睡覺時摟著一只玩偶。 他閉上眼睛被我抱著,那一刻我覺得他能敏銳地察覺到我的情緒,忽然不那么難過了。 我最近看到一個熱門帖子還蠻觸動的。 一個姐姐說結婚10年,至今她都沒有體驗過“戀愛”的感覺,也從未喜歡過自己的老公。 她的原帖里面有很多細節都令人唏噓。“畢業到30歲之間的幾年就是不停在找工作、失業、相親中度過,因為我大齡未婚,父母整天唉聲嘆氣,在相親無數個之后,找了個學歷比我低家庭條件比我差但人還算踏實的草草結了婚。” “婚后日子還算太平,按部就班,有了孩子,在外人眼里還挺幸福的。” “后來時來運轉,收入漲了很多。我發現工作上可以努力,但在情感上始終是空白荒蕪的,我無法改變我真正的命運,我內心很缺愛,這讓我感到很悲哀。” 她說自己想過離婚,但站在世俗的角度又找不到什么非離婚不可的理由,沒有出軌,沒有吵架,沒有冷暴力,夫妻之間友愛相助,只是沒有愛。 每個月最輕松的時候就是來大姨媽,因為可以理所當然拒絕老公,拒絕性生活,不用配合演戲,睡覺之前不會有任何負擔。 她還寫道自己看到年輕同事秀恩愛不自覺發出的羨慕。 發帖子的姐姐今年40歲了。 她在30歲那年選擇和一個不愛的人結婚,婚后日子風平浪靜,沒有太多波折——如果不是看到她發出來的這些文字,或許生活中,他們也是大多數人眼里幸福的模板,朋友圈里相敬如賓的恩愛眷侶。 不知道,回到十年前,她還會不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但這個帖子可以作為一種“鏡像的時空參考”,假設你今年30歲,面對同樣的困境,你有能力承受未來的日子是這樣度過嗎? 說實話,我沒有。 我一直覺得,大環境里那些所謂過來人撒過最大的謊,就是告訴你:和誰結婚都一樣。 如果真的和誰結婚都一樣,那我們還為什么要結婚? 這句話的本質。 是生而為人,卻不曾體會過“人的滋味”。 一個人在情感上的缺失,是無法用任何東西填補的。 我建議女孩們在婚姻這件事上,不要相信什么差不多得了的鬼話,和一個不愛的人結婚,就像每天重復做不喜歡的工作一樣,那種痛苦,是無休止的消耗。 也不要單純因為“他對我好”、“他看起來條件還不錯”這種表象因素,而立馬做決定,嫁給這個人,你要知道,感動在愛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我希望你在婚姻里自私一點,選擇那個在一起開心、舒服、能夠同你越來越好的人。 而一個人,最可能的情況,就是在愛中變得越來越自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