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以,這個問題要反問給你“真的要跟自己心心念念的人沒有聯系么?” 說一句很殘忍的話,就算是可以聯系,那么你要以一個怎樣的身份去聯系呢?說得好聽一點,叫做“前任”,說得難聽一點,叫做“最熟悉的陌生人”。 提出這個問題的你,從底層邏輯來講就是錯誤的。 那個狠心與你分手的人,真值得你去心心念念么?不,那個最該心心念念的人,不是前任,而是你自己。 為什么很多分手后的人,總是控住不住地想要去糾纏、乞求、甚至是甘愿做一只舔狗? 原因很簡單,是你從一開始想要聯系前任時的心態就錯了。想要復聯的你,眼里只要愛情,滿腦子只想著如何討好對方,但卻從未好好對待過這個遍體鱗傷的自己。 情深不壽,愛滿則溢。就是這個道理。 你心心念念一個人,總是幻想著奇跡發生,你們之間根本沒有分手,只不過是對方給你開的一個玩笑。于是在分手后,你變得小心翼翼、患得患失,將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挽回這件事兒上。 但是,當你付出了自己十分的熱情時,對方不會對你有所反饋,反而會變得恃寵而驕、不以為然。你開始不斷地質疑自己“是不是做的不夠多、不夠好”,于是開始加大劑量地去為這段感情犧牲。 但結果呢?不是所有的事情努力都會有結果的,尤其是愛情,往往越努力、越心酸、越是小心翼翼,最后越容易徒勞無功。 年輕人,不是不能去聯系前任,而是在聯系之前,你是否能夠做到正視曾經的矛盾、如何好好地去對待自己。倘若這兩點你都做不到,聯系除了再撞一次南墻,又有什么用呢? 沒人值得你用全部的精力去心心念念,也沒有任何一件事兒可以占據你的全世界。你的世界里,不光有愛情,還要有理想、生活和自我。 當你開始以自討苦吃的狀態去聯系對方,那么結果也必然會是病入膏肓、無可救藥。 分手后,不是要你一直原地踏步,招呼著對方重新回到那個充滿泥濘的過去。而是你能夠不斷地處于一種升值的狀態,能夠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讓前任來到自己新的生活參觀。 與其膽怯地發一句“最近還好么?”,真不如發一句“你的胃藥落在我這里了,最近還胃疼么?用不用我給你郵寄過去?” 與其卑微地發一句“我想你了”,真不如發一句“我最近剪了一個生活vlog,你幫我參謀參謀唄~” 與其討好地發一句“我離不開你呀”真不如發一句“我最近開始嘗試做飯了,你以前買的橄欖油是什么牌子的呀?” 你什么時候才能贏得前任對你的尊重?又什么時候能夠讓前任正視與你的關系? 靠的不是你的卑微、癡情、甚至是討好,而是你在分手后能夠展示出煥然一新的一面,讓前任重新在你身上看到期待,自然你們的關系就是平等的。 你終究會意識到“沒有人會成為自己永久的唯一,也沒有人能夠承諾永遠不會離開你。”這個世界上,唯一不會離開、也不會背叛的人,只有你自己。 當你在分手后,能夠正視失敗感情的事實,能夠坦然地接納自己,不再甘愿做一只舔狗,也不再甘愿成為一個工具人。 不是說你理性了,也不是說你想開了。 而是你悟出了愛情的真諦——靠變賣尊嚴是得不到愛情的,想要自己值得被愛,那么一定要學會痛愛自己。 當你在分手之后,學會了自尊和自愛,前任反而會尊重你的存在,甚至開始產生意愿與你重頭來過。就算是前任不愿回頭,但終有一天你依舊會得到一個更好的人。 一段失敗的感情,能夠帶給你什么? 很多人什么都沒有得到,反而失去了更多。但還有些人,愛到最后,漸漸地學會了愛上自己。他變得自信和樂觀,就算是與前任有緣無分,但他成長了,也有能力去匹配到更好的人。 你可以聯系,但你只是為了告訴對方“自己有多么愛他”,那么這是沒有必要的。 而真正良性的復聯,是你已經放下了過去感情給你帶來的傷痛,向對方傳遞出“共同開啟新生活”的訊號。 同樣,這個時候的你,也并不是非他不可,而是有他更好。前任倘若不珍惜你的熱情,你也有理性用這份“多余的熱情”來好好地愛自己。 所以,想明白了么? 成年人你不能怕黑了就開燈,流血了就喊疼,失戀了就求安慰。因為開了燈也不能幫你戰勝心中的恐懼,喊了疼也不會讓你變得更加堅強,求了再多的安慰,其實對于你來說也都會一些不痛不癢的話。 真正能夠贏得前任尊重的,并不是你在他的身上做了多少的努力,而是你在自己身上付出了多少。 在聯系之前,改變、重塑、成就自己,這三點缺一不可。 年輕的意義不過愛和全力以赴。 作家南鹿肥魚有一段話: 在心情最糟糕的時候,仍會按時吃飯,早睡早起,自律如昔。 這樣的人才是能扛事的人。 人事再亂,打不亂你心。 人,不需要有那么多過人之處,能扛事就是才華橫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