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多人在不知不覺中淡出了朋友圈。 有一天突然被朋友問起,你已經好久都沒發(fā)過朋友圈了。我愣住點開看了一下,發(fā)現上一條朋友圈還是幾個月前。 以前的我們去了一家新餐廳,或者是看了場好看的電影,都會想拍照發(fā)朋友圈,甚至是記錄自己奇怪的心情,也要發(fā)條感嘆一下。 但后來看到一句話“不發(fā)憋屈,發(fā)了矯情”。你隨隨便便發(fā)的一條朋友圈,可能會被身邊的朋友各種解讀,你覺得開心的事情,在別人眼中可能是炫耀。你覺得難過的事情,在別人眼中,可能是矯情,無病呻吟。 所以越來越多人選擇了不發(fā)朋友圈,因為真正關心你的朋友,會主動來問候你,而不是通過動態(tài)來了解你的狀態(tài)。 其實我們都一樣,那些無法在朋友圈里分享出來的,讓你半夜睡不著覺的心事和思緒才是最真實的生活,大家都藏得越來越好,好到讓人看上去活的豁達開朗,毫不在意。 在朋友圈也看到一段話“勉勉強強的東西,都差點意思,愛情是友情也是,一切都是,討厭勉強,想要無所畏懼的心甘情愿”。 關系想被堅定的選擇承諾,想被確切的實現。勉強和欺騙都太傷人心了,你不喜歡我,那我也可以不喜歡你。 沒關系,看開點明白點對誰都好吧。 韓寒在《后會無期》中說過: “喜歡是放肆,但愛是克制。” 真正發(fā)自內心的喜愛,總帶有小心翼翼和害羞,甚至是膽怯的成分。 是即便再喜歡你,也不會著急想把你哄上床,而是一點點靠近你,了解你,和你慢慢相處,慢慢相愛。 是和你有了親密接觸之后,會比以前更珍惜和疼愛你,而不是提上褲子就不認人。 愛情,應該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態(tài)度,而不是一個器官對另一個器官的反應。 最后,衷心希望所有的女生都能在愛情中保護好自己,做到自尊自愛,遠離一切心懷不軌的男生。 如果要談戀愛,就該談那種彼此真心,互相尊重,坦蕩又明亮,隨時可以公開去接受所有人祝福的。 像黃永玉先生講的這樣: “明確的愛,直接的厭惡,真誠的喜歡,站在太陽下的坦蕩,還有被堅定的選擇。” 我有個朋友剛分手不久。 有天淚流滿面地跟我打電話說:“他又來找我了。”是的,是男生提的分手,朋友鬧過、哀求過、挽回過,最終還是分道揚鑣了。 但當她失魂落魄地撿起散了一地的自尊心,然后一點點把自己武裝好的時候。這個男生卻開始在朋友圈分享《后來》這樣的情歌,在微博轉發(fā)“你再也不會回來了”這樣的情話。甚至在凌晨兩三點,忽然短信我朋友說:“陪我聊聊好嗎?” 一開始,我朋友特別驚慌失措,特別無可奈何,最終還是咬咬牙,沒回復。但前男友隔三差五的騷擾,讓她終于有一天沒忍住。于是斟酌了很久,回了一句:“可以啊。” 我看過他們的聊天記錄,字里行間朋友竭力保持著高冷,句句謹慎。然后他們就那樣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直到時間晚了,男生不再回了。 我朋友特別痛苦,為此整夜整夜的睡不著覺。她無數次的問:“他是不是還喜歡我啊?”我們都搖頭,誰都拿不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