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愿你一生被愛,一生可愛,三月拾花釀春,六月流螢染夏,十月稻陌拾秋,臘月叢中吻雪,一年四季,四季美好都贈你。 親密關系能夠治愈一個人,讓一個原來沒有不懂感情,不懂關心在意別人的人更加具有人情味。 但是可能也有些人受過傷,會非常恐懼親密關系。害怕和一個人產生親密關系,害怕和人深度接觸。 但是其實他們也渴望被愛和擁有幸福,也渴望擁有穩定人際關系。然而,當他們花了數年的時間,鎖定了他們的真心時,卻不由自主地、害怕地躲開,開始害怕親密和感情承諾會讓自己不快樂,痛苦的記憶以及不愉快的分手,留下太多情感上的包袱。 不是有人說過嗎,女生和自己大的男生在一起,是貪圖那一份成熟和保護,他將任性與不懂事留在了過往,把疼愛和包容留給了你。 于是你有了即使天塌下也不會懼怕的安全感,有了鬧小脾氣和撒嬌的權利,而不是用大把的時間去教會一個男人如何包容、疼愛、理解和成熟。 我喜歡小孩這個稱呼,我知道這個世界不會慣著我,也知道我要抓緊長大。 可是愛情里,我就想永遠保留一點點孩子氣,在這個吃人不吐骨頭的社會,找到讓我永遠不用長大的地方安然棲息。 愛的盡頭,是成長。 你知道遇見一個合適并且長久的人有多難嗎? “你認識我的時候,我已是待嫁的年齡,你沒有見過我和男生成群結隊去翻墻爬樹的樣子。 你認識我的時候,我已經蓄了很久的長發,你沒有見過我剪成一層一層的短發,在食堂讓大家目瞪口呆的樣子。 你認識我的時候,我已經可以照顧自己,心情不好就做家務,手洗各種衣服,你不知道從前的我不會洗襪子,從沒拖過地。 你認識我的時候,我知道替別人著想、習慣傾聽,從不打斷別人的說話,你沒有經歷過我武斷專橫、不聽任何人解釋、我行我素的歲月。 你認識我的時候,我脾氣收斂,從不大聲罵人,你不會知道原來的我生氣時摔東西、撕紙條泄憤。 你認識我的時候,我理性、友好、克制、習慣微笑,你沒有見過我情緒崩潰,哭到喘不過氣,甚至沒有見過我撒嬌的樣子。 你認識我的時候,我已經養成了良好的飲食習慣和運動習慣,你不知道從前的我喜歡吃油炸食品,不愛跑步,晚上十點半可以吃掉半盆排骨,把自己喂到100多斤。 你認識我的時候,我已經會畫簡單的妝,知道什么季節穿黑絲襪、什么季節穿打底褲,商場里給你介紹化妝品讓你暈頭轉向,你無法想象上中學時的我,早晨只刷牙不洗臉不梳頭還能在學校轉一整天。 你認識我的時候,我已經知道怎么和陌生人打交道、怎么在酒桌上全身而退,你沒有見過我說話臉紅、被一瓶啤酒醉倒睡一晚的時候。 你認識我的時候,我已經是這個樣子,是個符合或者不符合你想法的成品,你再也無法參與我的成長,不能看到我從不懂事到懂事,從不溫柔到溫柔。 所以,你認識的,喜歡的終究只是半個我。 你不能理解我各種奇怪的忌諱,不能明白我對著一首老歌,一種場景發呆,無法理解我的堅持、放棄、隱忍、等待。 同樣,我認識你的時候,你穿帶領子的衣服上班、不知道你穿球衣打球的樣子;我認識你的時候,你請吃飯從不心疼,那些花錢拮據,攢錢吃大餐的日子你不是和我在一起;我認識你的時候,你知道不同的花代表不同的花語,而那個伴你成長教會你這些的女生不是我。 我們半路相遇,都是成品,那些打磨過我們的人都隨著時光走遠了。 我是應該唏噓還是應該感謝,別人教會你這些,陪著你長大,然后你們分開,再轉到我的身邊。我是應該慶幸吧,看到的你已是穩重大方、彬彬有禮、知道對女生該說什么話,如何討人喜歡。 可是我多么想有一個人和我一起成長,和我一起年少輕狂、少不更事,從青澀到成熟都只是同一個人,成長的痕跡在對方眼中就能看到。 遺憾的是,所有的旅伴都是暫時的,我終于還是自己長大了,跟著不同的隊伍,最后還是一個人,孤獨的長大了。” 這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隨處可見的漂亮妞,隨處可見的有錢人,和隨處泛濫的愛情,卻唯獨缺少了愛情里,本不該缺失的那份責任感,安全感還有忠誠。 一個人有多好,一點都不重要,一個人對你有多好才重要。 在這個放蕩不羈又充滿誘惑的世界里,如果有一個人能給你安全感和忠誠,為你承。 我覺得一段愛情好不好,在女生身上就體現的出來。 一個女孩子自信有趣,那她身后肯定有個愿意寵愛她的男朋友。 這個人肯保護她的自尊心,給她底氣。 所以她說話做事的時候才不會畏手畏腳,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好,像一個神經病一樣患得患失。 那些被寵愛的人啊,一看就能知道,因為她們總是被溫柔灌溉著,眼睛里都流淌著月光那種顏色的水。 一舉手一投足都好像在說:我就是一個值得被認真對待的人。 一個人不會莫名其妙地對你好,也不會突然間就對你失去耐心 “忙就是戀愛里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是混蛋的同義詞,混蛋就是用忙碌敷衍你的那個人。” 《他其實沒那么喜歡你》里如是說。 喜歡你的時候,他可以和你聊天到半夜,說了好多遍的”晚安“還舍不得掛斷電話。 不喜歡你的時候,對話框里你接連好幾條消息,只能換來他一句冷冰冰的“在忙,空了再說。” 熱戀的時候,害怕錯過你的主動聯系,為你設置了專屬鈴聲,24小時都不關機。 冷淡了以后,他說“去吃飯了”、“去洗澡了”,之后就好像死在了餐桌和浴室,再無回音。 你一直在等,他一直在忙。 他是真的忙嗎?沒有幾個人忙到24小時都沒空看手機,你從蛛絲馬跡里不難發現,他不是忙,只是忙的不是你。 靠一方追逐維系,這不是真的愛情。 愛應該是,即使他很忙,他也會在空下來的第一時間回復你、聯系你。 不管在什么時候,他都會會努力抽空找你,擠時間陪你,因為他同樣在乎你。 我們都感受過愛與被愛,也都很明白,真的在乎一個人的時候,是有說不完的話的,就算是各忙各的,也是完全不尷尬的默契。 所以當一個人經常敷衍地說“隨便你”“隨你怎么想”的時候,換位思考一下就明白,在這個人心里,你已經不再重要了。 因為不在意,所以才會連最起碼的溝通都不想進行。 那你想,連聽你說話的耐心都沒有了的人,怎么可能還有心思陪你走完余生。 兩個人在一起,不僅僅是日常生活的交集,更是一個靈魂和另一個靈魂的交流。 “真正能令人折服的力量,絕不是武功和暴力,而是忍耐與愛心。” 對待戀人的正確方式是,我攤開我的心,你也攤開你的心,我們彼此坦誠,也恰好達成一致。 最后: 你發現了嗎?當一個人確定自己被愛著的時候,是很少問出”他愛不愛我“這個問題的。 往往是那些時常感覺到不被愛的人,才會反復求證,期望通過一個肯定的答案來讓自己安心。 可是很遺憾,他愛不愛你,冷靜下來的你自己,其實最清楚。 成年人的世界里,不管是愛還是不愛,都一定有原因,有暗示,有行動。 對待一個裝睡的人,就不必再嘗試去叫醒他了。 面對一扇關上的門,安靜地轉頭離開,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這熙熙攘攘的世界里,有人來,有人離開,誰都不附屬于誰,誰也不是非誰不可。 不必拉扯,不必強求,真正想要待在你身邊的人,一定不會輕易走丟。 我們在分手的時候,總是喜歡問對方,你有沒有真的喜歡過我,收到的答案也大都是相似的,愛過。 盡管這樣的問題,在分手之后很久再想起來,會覺得無聊又有點傻,畢竟都已經分手了,再去追問這樣的問題,糾結過去,確實很無聊。 但其實,對于女生來說,是真的很需要這樣的認可的。 我和前任分手的時候,就一直纏著問他這個問題問了好久,直到他說出真的喜歡過,我才安心的結束了那段感情。 因為我知道,他曾經一定也是有那么一瞬間,想和我好好的,我覺得這就足夠了,這段感情不算被辜負。 我有的時候就在想,那些出現在我們生命當中的人,一定都有著他存在的意義,即便后來,我們的蓋世英雄成了別人的齊天大圣,但也沒關系,至少他也曽是你的英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