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然而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之后押送他們的軍士長是個罕見的正直的人,他了解了情況之后,想辦法偷偷摸摸地放了他們。 但也只能做到這樣了,放了之后還是回歸到了原點,那吃人的烏薩斯雪原,仿佛是所有烏薩斯人逃不脫的宿命。 于是,萬尼亞家族和其他一些被冤枉的后勤員一起,在這片廣袤的雪土上逃荒,其中還拉扯進來了不少其他逃難的流民。 不知不覺就來到了一個絕境一樣的地方,四周都是懸崖峭壁,但附近也有些洞穴,可以擋風遮雪,不至于凍死人。 那時,逃荒的眾人都已經精疲力竭,有接近一半的人都倒在路上,被蒼白吞沒,連好幾個萬尼亞家族的人也沒能幸免。 但是也許是天無絕人之路,這些洞穴里面竟然有一些可以被栽種的土地,而萬尼亞家族在逃荒的路上,也購置了一些種子。 而且洞穴的內部,有很多汁水很足的藤蔓,水液清涼解渴,比井水都好,里面還生活著一些小角跳獸,羽獸和牙獸。 儼然這幾個洞穴都形成了自己小小的生態圈,這群人的加入也成為了這生態圈的一部分。 而萬尼亞家族在發現了這幾塊洞穴里的農地之后如獲至寶,立刻栽種下去,都是耐寒的土豆和番薯,并且產量都很高。 不過在第一波收成之前,日子還比較難熬——洞穴里的小動物并不是特別多,而且就是傻子都知道絕不能過度捕獵,竭澤而漁。 但撐到第一波收成,也足夠讓他們活下去了。 當第一次收起自己栽種的洞穴里的番薯和土豆時,萬尼亞家族里的所有人都要流下淚來。 糧食在烏薩斯是很寶貴的資源,除了烏薩斯貴族吃喝不愁,這種平民吃的粗糧他們恐怕調進自己養的羽獸糧里都嫌棄。 這些粗糧指望賣,賣不出高價,但救人命,解糧荒,卻是一等一的硬通貨。 萬尼亞家族附近很快聚起一個村落,就是因為萬尼亞家族除了養活自己之外,這些糧食全都拿了出來,分享給周圍挨餓的人群。 正是因為大家在之前逃荒時彼此之間的相互依托和支持,才能堅持到現在,可以說彼此之間都有了過命的交情。 也正好歸功于四周曲折的路徑,還遍布惡劣的懸崖峭壁,感染者糾察隊和稅吏基本都認準了這附近都不會有人生活,更別提深入其中給自己找不自在了。 而之所以能成為貴族,大多也是運氣使然,卻也仿佛就是上天注定—— 幾年后,四皇戰爭結束了,恰逢烏薩斯新皇弗拉基米爾剛剛登基不久,一批不聽話的貴族被直接血洗或流放。 除了頂端的大公位置比較穩,整個烏薩斯政壇和底層貴族圈幾乎打爛了又重組了一遍。 長期一直默默無聞為周邊獻糧救濟的萬尼亞家族抓住了機會,不,應該說是機會抓住了它—— 一次弗拉基米爾派出手下的親信去萬尼亞家族附近建立源石工廠,恰好聽到了周圍的人群對萬尼亞家族贊許有加。 這名親信驚奇于這個寒冷荒蕪的險地竟還能有村落存在,便前去和那些人攀談,不聊還好,這一聊還聊出了名堂來—— 你道這新皇弗拉基米爾派來的親信是誰? 就是數年前那個了解了冤情之后,在押送路上冒著風險偷偷摸摸將他們釋放的軍士長! 眾人相認后,感慨萬千,唏噓不已,了解了萬尼亞家族和其他人的一路蹉跎磨難之后,早已晉升的軍士長也深感世事無常。 在他回來后,皇帝招待的酒席上,他順便吐露了萬尼亞這個名字,而弗拉基米爾一聽,便詢問那名親信萬尼亞家族的事跡。 在聽完后,這位新皇毫不猶豫地在新選貴族名單的末尾捎上了這個名字。 也算是善有善報,收歸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