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就這樣,葉甫根尼領著蘭柯佩爾,一路有說有笑,來到了威爾索德村莊的村口。
此時,進入村口后的主道上,其實沒幾個村民。
“……”
蘭柯佩爾順著視線望去,旁邊幾棟木屋的窗戶口里面能看到,一些烏薩斯村民都忙碌地開始準備今天的午飯,有的也在做一些紡織類的手工活。
“就是這里了,我家就在村口,離我去打柴的地方很近,也就二十來分鐘。”
村口,葉甫根尼一邊說著,蘭柯佩爾則拎著一大捆干柴,點點頭。
那是一棟經典的烏薩斯農人居住的木屋,和亞克考夫村莊幾乎一模一樣,自己先進到屋子后方的柴房里,開始卸柴。
“你們每天都重復著這樣的生活啊……”
蘭柯佩爾一邊動作,一邊有些感慨地說道。
“嗐,瞧您這話說得,咱們混跡在雪原上的普普通通的烏薩斯老百姓,能活著就很不錯啦,哪還敢有所奢求什么。”
葉甫根尼到是很開脫地一邊說著。
老人一邊配合蘭柯佩爾把柴按照不同大小的分開,細的好引燃,一般鋪在底部,粗的耐燒,一般放上面。
“……這些柴的話,還有一部分得存到公共的柴房里,大家需要應急的時候能有所準備。”
葉甫根尼又從這批柴火中單獨拿出了一小捆,用繩子扎緊,對蘭柯佩爾說道。
“那帶我去吧,就當是參觀參觀。”
自己拍了拍手,對葉甫根尼說道。
“這當然沒問題,您和我來就是了,咱們村民大多都是淳樸的人,沒什么壞心眼,就算您是薩卡茲,他們應該也不會過多為難您。”
葉甫根尼回答自己。
“嗯,有勞了。”
蘭柯佩爾只是回答,對于薩卡茲的固有的隔閡和偏見早已蔓延到整個泰拉的歷史,能碰到這樣的個體和村落,終究是少數。
但總歸能讓自己寬心些。
于是,葉甫根尼再次領著蘭柯佩爾,出了家門之后,就往公共的柴房放方向走去。
沿途其實也沒碰到多少村民,這回兒大家都在家里張羅著午飯,碰到的幾個看到葉甫根尼和一個魔族外人走在一起,倒也肯定不至于不管不問。
但蘭柯佩爾是葉甫根尼的救命恩人,加上自己禮數有加,深諳和別人溝通之道,村子里的人也的確大多淳樸,很快也就打消了他們的疑慮。
甚至自己還通過交涉,旁敲側擊出了一些村子里的情報,雖然大多看來都沒什么用就是了。
蘭柯佩爾也有在留心觀察他們,發現他們的確和亞克考夫村莊的那些刁民不同,當然,這也只是短期接觸得到的結果。
“我們到了,蘭柯佩爾先生。”
很快,葉甫根尼和自己就來到了村子里的公共柴房前。
公共的柴房在村子的正中央,是個不大不小的倉庫,讓蘭柯佩爾頗感意外的是,柴房內部的阻燃措施做得很好。
雖然沒有什么高級的溫控設備,但也根據柴的粗細和不同濕度做了區分,附近還有滅火器,估計是找路過的行商買的。
“……就這些了,最近據說總有大雪降臨,天氣冷得很吶。”
葉甫根尼和蘭柯佩爾出了公共柴房之后,往自己掌心哈了口氣,說道:
“一些村民打柴、捕獵的時候受傷了,但家里又不能沒有爐火,就只能用公共倉庫里的。”
“原本倉庫里的柴最多能有三分之二,現在只剩下不到四分之一了。”
蘭柯佩爾安慰他說道:
“你們很團結,這很好,總能共渡難關的。”
突然,蘭柯佩爾眼角的余光突然瞥到,在柴房的右邊,似乎有著一個石頭壘起來的圈,再仔細一看,顯然是一口井。
一座搬遷來這邊一星期左右的村子,能打出一口井來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