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孫權(quán)世代在江東經(jīng)營,不僅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而且民心歸附,可以說是鐵桶一塊。 沒有半分謀取的可能性。 但有曹操在,孫家倒是可以作為一個可以爭取的支援對象。 合則兩利分則兩害,諸葛亮相信江東弟子多才俊,這種提議沒人會拒絕。 既然曹操和孫權(quán)不能招惹,那劉備可以選擇的空間幾乎已經(jīng)沒有了。 大方向上,劉備僅剩的選擇只有一個,那便是巴蜀之地。 可巴蜀之地除了有各種繁復(fù)錯雜的勢力關(guān)系,還有各種少數(shù)民族,地勢同樣險峻,從何處打開局面就是一個十分有講究的事情了。 這也是劉備最為關(guān)心的地方。 對此,諸葛亮給出的答案是荊州和益州。 首先,蜀地雖然有劉璋,但這個家伙…… 諸葛亮給出很中肯的評價:胸?zé)o大志,酒囊飯袋。 有這么一個人在,蜀地的百姓不可能過上好日子,遲早會被吞并。 就連曹操也不把蜀地放在眼里。 這一點(diǎn)諸葛亮和秦天達(dá)成了高度一致。 他們都認(rèn)為,曹操若是南征,第一個要到對付的對手肯定是孫權(quán),而不是劉璋。 原因也很簡單,所有都能看的出來劉璋的軟弱,都知道他是軟柿子。 只要拿下江東,蜀地不過是唾手可得。 可若是從蜀地開始下手,戰(zhàn)線會被拉得太長不說,曹操也會被蜀地那繁復(fù)錯雜的局勢拖住,無法整合力量。 到時候蜀地對于曹操而言反而是一個負(fù)擔(dān)。 因?yàn)閷O權(quán)占據(jù)江東天險,隨時都可以對蜀地發(fā)動襲擊。 而曹操卻是會因?yàn)樘L的戰(zhàn)線疲于奔命,最后甚至被孫權(quán)活活拖死也說不定。 反過來就完全不一樣了。 若是先拿下江東,依靠天險,曹操隨便什么時候都可以輕松拿下蜀地。 而且在進(jìn)攻江東的時候,曹操還不必?fù)?dān)心劉璋會派兵來襲擊自己。 那家伙根本沒這個膽子! 但反過來,曹操就不得不擔(dān)心孫權(quán)的襲擊,分出大量的精力面對孫權(quán)。 從敵人的角度都能看出來,劉璋是真的無能。 去拿下這種人的地盤,諸葛亮心中也不會有任何負(fù)擔(dān)。 其次便是荊州和益州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首先是荊州,北靠漢水、沔水,東面和吳郡、會稽郡相連,而西邊和巴郡、蜀郡相通,可謂是交通要到,兵家必爭之地。 依靠漢水、沔水,兩條河流,物資的轉(zhuǎn)運(yùn)將不再是問題,一直到南海,都能暢通無阻。 而且作為的地勢險峻的交通要道,拿下荊州就代表著劉備能夠真正有了謀取天下的大勢。 荊州這么重要的地方,守備的將領(lǐng)卻是一個酒囊飯袋,天予不取反受其咎,這便是諸葛亮的核心思想。 劉備各方面都十分符合諸葛亮的要求,甚至就連他的忠義都完美適配諸葛亮的需求。 可唯一一的問題便是,這家伙似乎有點(diǎn)太忠義了。 如果不能扭轉(zhuǎn)他的思想,只怕他根本不會做出主動攻打別人這種事情出來。 不管是裝的也是真的,這都讓諸葛亮感到幸福又頭疼。 幸福是因?yàn)樗K于找到了一個能夠真正匡扶漢室的人,難過的是這家伙是似乎太過忠義了,根本不知道變通是什么。 所以在做出決策之前,諸葛亮得先找出各種理由,讓劉備擺脫自己心中的顧慮。 只是不同的人對劉備有著不一樣的看法。 在諸葛亮眼中,劉備或許只是太過忠義了,但在其它人眼中,劉備或許就只是一個愛惜自己羽毛的偽君子。 這個時候,諸葛亮甚至忍不住想起來了秦天此前的所說。 如果換做曹操,只怕他不會有任何的心理負(fù)擔(dān),反而是會快馬加鞭,先把荊州拿下來。 劉備需要考慮名聲羽毛,但若是換做曹操…… 曹操:什么?有軟柿子你不捏? 諸葛亮忍不住微微嘆了口氣。 但這也正是他選擇劉備的原因。 如果不是看中了劉備的忠義,只怕諸葛亮也不會出山。 只能說有得必有失吧。 言歸正傳,拿下荊州之后便是益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