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可以失敗數次甚至是十數次,但你們只要失敗一次,就前功盡棄!” 秦天淡淡的說道:“不說曹操,就說那東邊的孫權,難道他們也是大漢的忠臣?” “北伐南征……孔明兄若是粗通軍事,便應當知道,曹操現在占盡優勢,根本不是人力所能改變!” “縱使你殫精竭慮,吐血身亡,逆襲的可能性還是十不存一。” 秦天略帶惋惜的說道。 他不想看到諸葛亮去做一件基本上沒有成功希望的事情。 如果他不一直抱著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的夢想,只怕也不會“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秦天真心希望,諸葛亮能夠活得輕松一些,能夠多看看這大好河山。 如今這般情況下,縱使孔明有天縱之才,難道還能逆轉如此之大的劣勢嗎? 既然注定是不可能的事情,那為何不在一開始就放棄? “所以孔明,放棄吧。” 秦天嘆了一聲氣道:“若你讓我來說,我會建議你去投奔曹操。” “就算你看不上那人,至少也可以袖手旁觀,茍全性命于亂世。” “何必去趟這注定不可能成功的渾水呢?” 諸葛亮目光似乎有些茫然。 短短半日的功夫,秦天已經把這天下大勢一層一層的給他講了個清楚。 莫說他是諸葛亮,只怕隨便拉一個路人過來,都能明白未來幾十年歷史會如何發展了。 他那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的夢想,注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如果當真是這樣,那他還有沒有必要出山? “可在下還是相信,人定勝天。” 諸葛亮逐漸回過神來,竟是絲毫不改此前的堅定。 “世間不可能之事那么多,如果都不去做,那豈不是注定沒有成功的可能!” 諸葛亮的眼神透露出一抹堅毅。 “就好似那曹操,不也是在官渡之戰擊敗了袁紹么?” 官渡之戰之后天下震驚,這場以少勝多的戰役堪稱經典,足以載入史冊。 曹操以兩萬兵力擊敗袁紹十萬大軍,這般成就,幾乎可以說是千古未有! 倘若真如秦天所說那般,看到敵人強大就不予抵抗,那所有的戰爭干脆都別打了。 到時候兩軍對陣,大家分析一下紙面實力,實力差的一方直接投降算了,還能降低損失。 難道開戰之前,曹操就不擔心那袁紹的十萬大軍會直接把自己消滅嗎? 可他不僅打了,而且還成功的做到了消滅了袁紹,奠定了自己強大的優勢。 秦天嘆了一口氣。 這二者不可同日而語。 一個是局面戰爭的勝負,一個是天下大勢,又豈能相提并論? 沒錯,局面的戰爭的確是可以創造奇跡,可很多時候,在大勢的面前下,根本就沒有給你創造奇跡的機會。 秦天若是估算的不錯,只怕一年之后赤壁之戰就會打響。 到時候孫劉聯軍同樣可以創造堪稱奇跡的戰爭。 可那之后呢? 孫劉注定不可能聯合,沒人會愿意屈居人下。 若是他們兩方聯合,自然是可以抗衡曹操,甚至說不定真有幾分北伐成功的可能性。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不聯合,兩家實力和曹操比起來都是十分弱小,只要不反目成仇,曹操也斷然不敢輕舉妄動。 唇亡齒寒的道理誰不懂? 曹操敢動手,那另一方定然會趁著曹操防御空虛的機會趁虛而入,這是曹操絕對不能接受的。 所以三角形是最穩定的結構放在政治和戰場之上也同樣適用。 作為天下勢力最大的一方,兩個相較而言比較弱小的人肯定會先聯合起來干死最強的,之后再一決雌雄。 可誰能想到,命運竟是如此捉弄人。 那孫劉竟是在赤壁之戰之后的短短幾年便徹底交惡,這下莫說是聯合了,不盼著對方倒霉都是寬宏大量了。 孫劉反目成仇的根本原因便是關羽的戰死。 這是命運的巧合嗎? 秦天認為這卻是命運的必然。 孫劉貌合神離,雖然明知道只有聯合才能生存,但問題是,你敢保證對方會不對你下手? 不管是誰,最終的目的無非都是要打敗曹操,在這個大條件下,哪怕明知道應該聯合,但若是有攻占對方城池的機會,沒有任何人會放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