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確實是雪花,入手涼沁,剛剛落到手上,便開始融化。 始皇帝一直凝視著手中這朵雪花,直到它徹底化盡,一絲寒意順著手掌沁入心脾,方才抬起頭來,看向天空。 下一刻,他再度一怔。 只見天空之上,此時已經一片蒼茫,無數細小的黑點,正從天空中飄蕩而下。 而在這些細小的雪花之上,是一層厚厚的陰云。 陰云鋪天蓋地,籠罩四野,始皇帝一時之間竟然無法分清楚,何處是天空,何處是大地。 他是半個時辰之前自瑯琊行宮出發,一刻鐘以前方至瑯琊大營。 而先前至瑯琊大營時,天空尚且晴朗,除了瑯琊臺方向有云,完全是晴空一片。 僅僅一刻鐘時間,整片天空就已經為如此厚重的陰云所籠罩,可謂神異! 然而最讓他震驚的并不是陰云在短短時間內就籠罩整片天空,而是,陰云雖然籠罩四野,卻在始皇帝的頭頂上,端端正正地開了一個洞! 一輪烈日,亦是端端正正地鑲嵌在這個洞中,肆意噴灑光輝! 始皇帝仰望著頭上這輪烈日,他只覺得自己渾身都在戰栗! 秦時氣候溫暖。若是按照后世之說法,此時尚為所謂的小冰河時期之間的間冰期,氣候溫暖濕潤。 此時的淮水之地尚且有大象,而大象是極為不耐寒的生物,可知秦時淮水一線與后世云南之地氣溫等同,而咸陽在淮水北六百里,大抵等于后世湖湘之地。 而瑯琊比咸陽再北二百里,亦不過洞庭湖而已,又靠近海邊,別說鵝毛大雪,便是冬日里下雪都少見。 否則也不會有齊景公連續三日下雪不晴,感嘆如此天象,寡人居然不冷,結果被晏子責備的典故。后世湖湘地也是一年最多下一次雪,甚至有連續幾年不下雪之事。 何曾發生過夏日雪這種事! 更何況,此并非只是單純的夏日雪,而是,夏日晴雪! 晴雨之事時有聽聞,晴雪之事,何人得見! 始皇帝目光呆滯地看著頭頂云間那個大洞中的烈日,烈日皇皇,周圍是一圈狹小的湛藍天空,周圍便是厚重的陰云。 一縷淡淡的心悸從心頭涌起,始皇帝只覺無盡的威嚴陡然從烈日中涌出,壓得他幾乎無法站立。 他眼睛此時已經因為烈日而刺痛,幾滴淚水從他眼中涌出,連他自己都說不出,是被烈日所刺,還是為天威所震撼! 他閉起眼睛,淡淡地開口:“斯,爾師是否曾言過,此亦為地氣與海氣相交?” “斯不知也……”李斯此時同樣已經震驚到了極致,他訥訥不能語。 他不由自主地想起數日之前,公子扶蘇與蒙恬負石碑自云夢山而返,言云夢山有天人,或至瑯琊臺。 而彼時瑯琊縣萬民則對著豪雨而拜,人人交口而言,曰瑯琊臺下有神仙點化白蛇為蛟,而后靈蛟舍身布雨,解瑯琊縣萬民于倒懸。 先前他曾經不以為意,并且在始皇帝召見之時,言之鑿鑿,曰,天下不可能有神仙。 然而此時此刻,他不由得想到一種可能。 難道…… 他已經不敢想下去,然而始皇帝卻毫無顧忌,直接將他不敢想的部分說了出來。 始皇帝此時已然頗為感慨:“先前大子扶蘇獻石碑靈藥天書,爾言神仙方士之說,類志鳥,言此事者,便是志鳥布蜃景誘人前往海中溺斃,朕信之。將扶蘇與蒙恬下獄,欲于瑯琊臺祭天,廢大子扶蘇。” “其后少子胡亥上瑯琊山斬蛟,遇天有二日,爾與趙高言,此為蜃景。” “又遇夏日冰雹,爾等言,此為地氣于海氣相交。” “然而此刻,夏日晴雪便在朕的眼前,亦在爾等眼前!” 始皇帝的聲音憤怒起來,他眼中若有風雷凝聚:“如此,爾等又有何言?” “臣萬死!”李斯無話可說,跪拜于地。 “如此煌煌天威,便是朕在其下,亦覺渺小。此絕非靈蛟可為,而是天人之能!” 始皇帝聲音沙啞,其中又有著按捺不住的熱切:“由此可見,大子扶蘇所遇天人,必有造化之功!” “羯!”他陡然看向身側的衛尉羯,目光狂熱焦急,“靈蛟既然在瑯琊臺,天人亦必在彼處不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