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他為了尋訪神仙,不惜以身犯險地,原以為便是神仙亦感其誠,知自己將死,特意在自己死前得償夙愿。 然而,卻是恍如一夢。 “吾此生果無仙緣乎?” 他聲音悲愴,初時撕心裂肺,不多時便變得低沉。 顯然疲累絕望之下,已然開始進入昏睡。 就在此時,一個聲音,于他的頭頂響起。 “徐福,爾欺瞞于始皇帝,致使天下方士遭遇浩劫,如何尚敢言爾之仙緣?” 縱使是在昏迷中,徐福心頭仍是一驚! 這個聲音宛如洪鐘大呂一般,如天地般厚重,又如云霧般飄渺。 “余不曾欺瞞于始皇帝。余不曾要始皇帝之金珠,亦不曾染指六國美女。唯一所求者,僅僅只是讓始皇帝造大舟,讓余得以出海尋訪神仙仙島,為始皇帝求取不死之藥!” 他不由自主地開口。 “如此說來,爾是真方士?”飄渺厚重之音再起,兩種感覺極為矛盾,卻無比和諧。 “余當然是真方士!余所求著,唯仙緣而已!” 徐福再次不由自主地回答,他只覺得在這個聲音之下,自己內心的一切想法皆無可遁形。 “爾可曾求到了?”那個聲音再次響起,徐福不由自主地悲從心來。 “不曾!” 區區不曾二字,道盡了無數苦楚。 一聲嘆息聲響起,那個聲音再響。 “爾為何流落至此?” “余十二月十五奉始皇帝之命出海,借季風一路東行,一路經歷風暴,迷途,等諸多變故,元月七日至扶桑!” “因船隊損失甚重,又不曾發現仙山,都尉橥不欲返秦,亦不愿再隨吾出海,欲領軍士并三千童男女自立于扶桑?!? “橥欲殺余,余僅得一船人逃歸大洋,欲窮東海以訪仙山。然月前,遇龍吸水,余之大舟撞礁石破碎。幸存之人不得不改以馬船為座舟。” “然過數日,余牽星失誤,誤入吞舟魚群,龍吸水后殘余之數十人盡入魚腹。余之衛士冒死跳下與巨魚搏殺,余僥幸獨活?!? 縱使是在昏迷中,徐福亦忍不住痛哭流涕。 他只覺得無盡的疲憊涌上心頭,滿腔的委屈與不甘,不知道向何人訴說。 他乃是瑯琊人氏,自小便在海邊長大,聽多了仙山的傳說。 隨后他又師從于鬼谷子,學陰陽,學符,學術,于瑯琊地頗具聲望。 始皇帝二十七年,大召天下方士。徐福雖然亦知丹術,然而他所喜的乃是觀星,精通牽星之術。而生平最大的愿望,便是出海尋訪傳說中的仙山。 故始皇帝二十八年,徐福離開瑯琊,應召入咸陽。隨后便向始皇帝進言,欲尋訪海上仙山,找神仙求藥。 仙山的傳說在瑯琊流傳已久,瑯琊縣鄉民口口相傳,繪聲繪色,皆言祖上曾見過海中仙山。 其中既有高懸于天上的,亦有天氣極其晴好之時,于瑯琊臺,珠山等高處看到海中極遠處隱約露出的仙島。 旁人聽過便罷了,然而徐福不同,他學陰陽,知牽星! 牽星里有一個關鍵的知識,那便是看星星高度,與地平線形成的夾角,來確定方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