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秦逮捕方士,關我煉氣士什么事正文卷第66章爾是扶蘇派來坑我的嗎?“始皇帝三十三年,夏?!? “少子胡亥率五千衛尉軍知瑯琊臺斬惡蛟?,樼鹋_方數里,高百丈,有一山道上下,少子胡亥半道而迷?!? 胡亥多少還是讀過書的,他此時已然能夠想到史官們將會如何記載此事。 亦知道,此事若是被記于史書之上,自己恐成萬世笑柄! 斬蛟??! 多威風的一件事! 自己來時,中車府令就曾諄諄教誨,言斬蛟之事絕不可輕忽。雖然始皇帝此時有廢公子扶蘇之心,然而一切皆要視惡蛟斬得如何。 蛟者,異獸也。異獸者,皆為天命孕化。 若是胡亥能夠順利斬之,自然證明胡亥乃有天命! 若是胡亥失利——惡蛟盤踞瑯琊臺頂,不斬殺自然無法祭天,無法祭天自然無法廢公子扶蘇! 正因為如此,此行胡亥同樣亦極為上心,收起了平日乖張之本性,事事先問李超。 萬萬沒想到,李超居然能夠帶著自己在瑯琊臺上迷途! 胡亥都不知道他到底是如何迷的,因為瑯琊臺上臺頂就只有一條路。 雖然有御道和旁道之區別,導致大軍不得不繞行山道,然而登頂的道路總歸還是這一條。 豎子??! 他惡狠狠地看著李超。 虧自己方才還欲將其比之武安君! 而此時此刻,別說武安君了。 胡亥無論怎么看,都覺得此人乃是一個徹頭徹尾之蠢貨! 就連吞服雄黃的姿勢,都透著一股子愚不可及! 爾莫不是扶蘇派來坑我的? 胡亥心中做如何想,李超此時已然顧不得了。 此次瑯琊臺斬蛟,乃是李氏重歸大秦朝堂的希望,亦是唯一機會! 大秦朝堂競爭極其激烈,卿位更迭速度極快。 十余年前,李超之父李信尚且在世時,官拜上將軍,彼時亦是大秦九卿之一。然而一朝兵敗,郁郁而終后,李超別說繼承李信九卿之位,甚至連朝堂都已經擠不進去,只當了一個小小的騎都尉。 若是此次瑯琊斬蛟事再出意外,自己這個騎都尉可能都保不住,如此,李氏將泯然眾人! 僅僅只是泯然眾人尚且罷了,自周時起,大貴族之間的家族斗爭早已白熱化,而國君對此視而不見,甚至多有縱容挑撥,將其視為維護君權的有效手段。 而始皇帝生性涼薄,又欲收天下威權于一身,心底恐怕恨不得那些自己看不順眼的貴族統統死絕,更不會阻止家族斗爭。 李氏亦有仇敵,若是連最后這點兵權亦失去,恐怕李氏全族,死無葬身之地! 他一口便將竹筒中的雄黃盡數吞了下去,又取下腰間水囊,大大喝了一口水,將雄黃粉沖下腹。 這些都是上好的雄黃粉,剛剛吞服下去,李超便覺得腹中響若雷鳴,又有絞痛,似有一鈍刀正于腹中割肉,讓他冷汗直冒。 然而如此痛苦,李超臉上卻露出欣喜之色。 昔日始皇帝問王翦,滅楚需兵幾何,王翦曰,六十萬。 始皇帝不悅,又問李信,李信曰,二十萬可得。 始皇帝大喜,立遣李信領軍二十萬,以蒙恬之父蒙武為副,以攻楚國。 至楚地后,李信命蒙武引兵攻寢丘,自己則破平輿。一路勢如破竹直至襄陽,楚將項燕擁兵四十萬,不敢直面其鋒。 就在此時,昌平君突然于郢陳反秦,李信瞬間腹背受敵,糧草斷絕,不得不回軍擊昌平君。而項燕借秦軍軍心不穩之際,突襲李信軍后軍,大破秦軍,陣斬七名秦軍都尉! 彼時李信方知,王翦之所以言需大軍六十萬,并非兵鋒不利,而是為防后路不寧,需大軍沿途駐守! 此方為老成之名將也,李信郁郁而終之時,留給李超的遺言僅僅只有四個字。 有備無患! 而李超自此,便將有備無患四個字,刻進了骨子里! 比如蛟有微毒,雖然不知行云時是否可以布毒云中,而且此微毒似乎也毒不死人,李超依然為全軍皆備了雄黃。 雄黃乃是解毒良藥,甚至是大秦唯一可靠的解毒神藥,區區蛟毒,當然不在話下! 深深吸了一口氣,李超按捺下心頭的翻涌之意,他再次看了一眼身后。 霧氣此時已然濃郁到只能勉強看清楚身前一丈,甚至還有繼續變得厚重的趨勢,李超暗暗有些咋舌。 不愧是蛟,即使只是如此幼小的一條,亦有如此驚人神通! 不過,亦止于此爾! 他狠狠地發出一聲厲吼:“傳吾命令,全軍服食藥粉,兵車原地掉頭,后徹為前徹!” “騎都尉令,全軍服食藥粉!” “兵車原地掉頭!” 傳令軍卒的聲音此起彼伏,聽著這熟悉的聲音,李超暗暗心安。 霧氣固然可以阻隔視線,卻無法阻隔聲音。 而且雖然不知道此蛟之毒為何如此神異,居然能夠讓自己在不知情間,莫名行了如許之多的路程,縱使一圈圈數車輪,亦會出錯,然而有些東西是改變不了的。 比如說,御道之所在! 蛟毒再古怪,霧氣再厚重,難道還能把御道變沒? 李超記得很清楚,歪脖樹,正在上第二層山道之起始處。 而大軍乃是從第一層的旁道上來的,旁道就在御道之側,距離御道不過數十丈。 只不過三層土臺乃是一層層向內收縮,又有崩毀以及草木生長等影響,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大霧。 否則此時李超直接可以看到御道之所在! 此時他已經顧不得其他了,什么向始皇帝表達恭謹,早已經被拋之腦后。 當務之急乃是,速速上瑯琊臺臺頂,封鎖水潭! 是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