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秦逮捕方士,關我煉氣士什么事正文卷第59章爾連數年亦不愿等嗎扶蘇沒有注意到,始皇帝臉上已然充滿怒意,同時又有一絲失望。 他方才聽了李斯之言,就認定炮制瑯琊臺靈蛟行雨事者,其心可誅。 沒想到,扶蘇竟然自承瑯琊臺所謂神仙,便是云夢山之天人。 由此觀之,始作俑者,扶蘇也! 始皇帝心中滿是憤怒,又有一絲痛心。 他雖然確實不喜歡扶蘇,然而扶蘇終究是他兒子,而且,還是他最有出息的長子! 近來長生之夢破滅,始皇帝感覺自己年事漸高,恐大行之期不遠! 因此日常暴怒,既有丹藥所遺禍,亦有內心焦灼之因! 所幸自己雖然時日不多,大子扶蘇卻素有賢名,可為二世! 然而他亦不曾想到,自己大子仁孝之下,隱藏的竟是狼子野心! 吾兒,朕已無幾歲之秋矣。爾方才弱冠,連數年之光陰亦不能等嗎? 至于扶蘇人不在瑯琊,且瑯琊地與扶蘇無半點關聯,他如何炮制此事——扶蘇乃是楚王女所生,楚地之遺老,皆視其為羋姓后裔。 而瑯琊本為齊地,后為越地,越國為楚國所滅后,遂成楚地! 無論是齊地還是楚地都無分別,楚國與齊國自周時以來,便一直交好。兩國唯一一次交戰,尚在齊桓公時。且雙方僅僅只在邊境擺下大軍而已,卻被楚使一語勸退。 由此還創造了一個成語,風馬牛不相及。 “風”意為發情,與后世“雄起”同意,故秦軍每逢戰陣之時會大呼“大風”。 楚使的意思是,齊與楚根本沒有沖突,雙方都是大國,謀劃的方向也不同。齊國欲往西削弱晉國,楚國欲往東平吳越。這就像兩頭發情的牛馬,自己去找適配的,找彼此有什么用呢? 兩國自此隱隱為聯盟,春秋時一起弱晉,戰國時聯合抗秦。楚國為秦所滅,楚地遺老逃于齊地亦為常事。 扶蘇根本不知道始皇帝心中此時已然認定自己便是禍亂之源,畢竟李斯兩次近乎點名一般的進言之事,他根本無從得知。 他恭敬地自懷中摸出一個玉盒,小心翼翼地打開,從里頭捧出一本古怪的書:“始皇帝請看,此乃吾等自天人居所中所得天書,其上除了天人留言外,且有命符丹三術!” “其中,丹即為煉丹之術!” 他遺憾地開口:“只可惜其中文字,臣看不懂!” “不過,”他小心地繼續說道,“或許有方士能看懂。” “爾欲令朕重召天下方士乎?”始皇帝聲音冰寒地開口。 扶蘇一怔,始皇帝的反應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他一開始便想過,重召方士之事或許會讓始皇帝生氣,然而天人所留天書,里頭更有煉丹之術,始皇帝得之,不說喜出望外,至少也會大有興趣。 沒想到始皇帝甚至都不問是何天書,亦不問煉丹之事,而是直接揪住重召方士這一點。 始皇帝顯然亦不愿意與扶蘇多說,他轉向蒙恬,目有異光:“內史恬,爾又為何負石上殿?” 蒙恬自進來起就抱著一塊大石板,從邊緣之參差棱角看,顯然是一塊普通的山石。 然而這么一塊普通山石,蒙恬卻一直抱著不放,便是向始皇帝行禮時,亦是小心翼翼放在案幾上,并不交給內侍。 蒙恬亦覺始皇帝態度奇怪,他小心地開口:“臣與公子扶蘇于天人居所中尋得天書一本,藥渣若干……” 說到此處,他偷偷看了始皇帝一眼。 天書上有煉丹之術,而藥渣,更是煉丹最直接的證物。況且天人所煉之丹,必然不同凡響,說不定便是不死之藥! 然而始皇帝依然不動如山,蒙恬內心無比疑惑,卻快速地接口說道:“又得天人遣靈猿贈留書之石一塊,請始皇帝試觀之!” 兩名內侍上前來,試圖從案幾上抬起石頭,然而任憑兩者臉都漲紅,亦只是讓石板搖晃一二,根本無法抬起。 其中一名侍者氣急敗壞地伸手示意跪坐于帷幕之下的內侍們一起過來,始皇帝的聲音突然響起。 “不必了!” 他直接站了起來,一邊走向石板,一邊意味深長地開口:“恬乃是中華第一勇士,其勇力可是爾等身腐之輩可比乎?” 幾名內侍迅捷退下,而蒙恬訥訥伏地不敢語。 始皇帝此時也已經懶得管蒙恬之表情,他走到石板前,仔細打量著上面的五個大字。 “亡秦者胡也。”他一字一頓地念出石板上的字,目光掃過扶蘇。 “吾兒。”他淡淡地開口。 扶蘇全身都陡然一震,他驚詫地看著始皇帝。 他自兩歲時,母親便被賜死,彼時他尚無多少記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