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因為對方氣質如此出塵,似有飄然世外之感。如此人物,若是瑯琊人,少端必不會忘! 此外,瑯琊縣東南北三面濱海,若要入瑯琊縣,必過沂水上的白泥渡。而因為始皇帝準備東巡,衛尉大軍已經卡死了沂水,根本沒有人能夠在此時通過白泥渡。 最主要的是,為了修建石道,亦是為了始皇帝祭天時的安全,整個瑯琊山下,樹木已經全部砍掉,山坡亦已經徹底推平。 此時瑯玡臺下,完全是一馬平川。 那名異人突然就出現在少端的眼前,又突然消失…… 此恐怕是神仙手段! 瑯琊縣若是想度過此次旱災,此時已經無法可想,只能求助神仙! 微微搖搖頭,神仙之事,少端不知也。 還是老老實實完成祈雨的儀式吧。 他回頭看向祭臺,兩名鄉老此時終于靠鉆木把火生了起來,此時已經累得癱軟在祭臺下,似乎馬上就要咽氣。 不過少端此時已經顧不上他們了,若是再不下雨,瑯琊縣要死很多人,不多這兩個鄉老。 “筑龍!”他陡然發出一聲厲吼,順便看了一眼天空。 天空之上,萬里無云。 方才那位異人說,那條白蛇,乃是真正的祥瑞,要解除本地旱情,尚且要著落在它身上 那條小白蛇,長不過三尺,且并無任何神異之處,它要如何個解除瑯琊旱情法? 少端心情灰暗,云都沒有,雨從何來? …… 當少端帶著一群鄉民準備筑龍之時,瑯琊臺下的礁石間,一道小小的白色影子在出沒。 正是方才那條小小的白蛇。 白蛇此時已經遍體鱗傷,它本是海蛇之屬,鱗片細膩,不耐久曬。而且那些小孩子抓它的時候,亦是樹枝石頭齊下。 勉強行至此處,白蛇此時已然奄奄一息,大洋雖然近在咫尺,然而它卻已經無力繼續前行。 便是進入大洋中,亦是無用。海中亦非太平之地,似它這等小蛇,又受重傷,連靈動都已經失去,縱使進入大洋,亦只能為大魚所吃而已。 然而,突然之間,一股清氣注入它的體內,它肉眼可見地活了過來。 白蛇陡然盤成一條蛇陣,不屈地抬起頭,只見一個寬袍大袖之人,正靜靜地站在它身前。 一雙仿佛看透了世間一切的眼睛,正淡淡地看著它。 此人正是秦天,他之前在亂石堆處就已經發現了這條白蛇的蹤跡,一路看著它掙扎著到達礁石間,并且最終倒在距離大洋僅有一線之遙的地方。 他低頭看著這條小小的白蛇,眼中掠過一絲贊嘆之意。 這條白蛇只是一條普通的異種而已,并沒有什么神異之處。 然而,此蛇聰慧而頗具靈性,又靈活,最重要的是,它有大毅力! 修行,乃是逆天而行,不論是修仙還是煉氣。 故此,毅力是最重要的品質,無毅力者必不可成事! 當然,毅力乃是后天之努力,后天努力重要,先天的天賦,當然也極為重要。 而先天天賦,便是所謂的,道心! 萬物有壽,若是道心不夠通透,縱使是時時不輟,壽限到時,亦是枉然。 而此白蛇僅僅只是一條小小的爬蟲之屬,爬蟲者,為天地間至低之生物。若是大蟒之流,尚可借助自己較為長久之壽限,體會大道之所在。 而這條小白蛇,雖然頗具靈性,離所謂的智慧還相差甚遠,更別提道心了。 別說窮盡它短短的一生,哪怕是將其壽命拉長十倍,它亦不可能得窺大道,成為所謂的靈獸。 然而,這對秦天來說,并不算什么大事。 天地有道,道下有法,法下有術。 秦天此時已經入道,他已經進入了“法”的境界。 道,乃是一切之基石。 而法,便是法則! 譬如太陽每天升起落下,照耀大地。正是太陽,讓萬物有了生命。 這便是道。 秦天無力改變太陽或者地球運轉之規律,然而,他卻能夠引來一片烏云,將太陽遮住! 這便是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