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太子大婚】-《我們是文官集團》
第(2/3)頁
同樣在五更天,沉睡的朱翊鈞在一陣陣紙炮聲中悠悠醒來。其實紙炮聲傳到密閉的暖閣中,并不大,但就這點聲音還是驚醒了他。
醒來的朱翊鈞并沒有動彈,他還在回味那場光怪陸離的夢境。但感覺得到自己出了一身大汗,就像在水中浸過一樣。也讓他本來已經沉重的病體,似乎輕松了一些。
“哎,不過是茍延殘喘罷了,”他嘆了一聲氣,依然有些悲觀,并不相信自己一場大夢,身體就會有所好轉。
天亮之后,
世界依然在按部就班,與過去很多年相似,新年頭一天里,皇帝免正旦朝賀,而百官仍舊于午門外行禮。之后,內侍官會傳諭,賜下輔臣上尊珍饌,又特賜燒割酒飯、甜食、伏姜。
宮里的活動,因為三殿二宮尚在重建當中,同樣也免去了命婦朝賀中宮,百官朝賀東宮。諸如祭祀之類,則還是遣官代祭。
但京官在私底下的拜賀卻未停止,而且京城自有京城的規矩。正月頭一天,京官一大早就會出門賀節,或者參加宴會,而家里只置紙簿筆硯,如有上門的賀客,并無迎送之禮,只需往簿上寫下名,就算拜過年了。
若有見面,社交則自成一套禮儀,依照的原則還是看誰的權勢最大。
日子如流水,轉眼又到孟春享太廟,朱翊鈞依然遣定國公徐文璧恭代。立春日,順天府進春,又賜輔臣上尊珍饌。
立春前一日,順天府在東直門外迎春,京成里凡勛戚、內臣、達官、武將皆赴春場跑馬,以比之優劣。立春當日,不論貴賤都吃蘿卜,是為‘咬春’。
到了正月十五,宮里的內臣、宮眷換上應景的燈景補子蟒衣,而東安門外燈市則實行燈市之制,從晚至早為燈,從早至晚為市,要熱鬧十日方絕。
開年之后,衙門開衙辦公,一切一如往常。
東暖閣里的那張大桌案上,又堆滿了奏章,本來乾清宮的近侍都囑咐了文書房,非軍情機密等,就不要再送奏章過來。無奈文書房也積壓了很多,每日里還是從仁德門的門縫里遞進來。
總之遞進來的章疏,大部分朱翊鈞是看都沒看一眼,但外臣哪里知道,只以為皇帝又是一貫的不報、留中。
錦衣衛指揮僉事郭維城之女被指為太子妃,在乙卯那日,已命定國公徐文璧充正使,大學士沈一貫充副使,詣皇太子妃府行納彩問名之禮。
而對于太子讀書之事,朱翊鈞倒是下詔,新增了東宮侍班:詹事郭正域、周應賓、曾朝節、范醇敬。曾朝節升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祭酒方從哲升詹事,與唐文獻、黃莊天合同講讀。另外,郭正域充翰林院侍讀,等。
只是對于讀書一事,顯然福王更受重視,增東宮侍班的同時,朱翊鈞亦下旨修造福王書堂,而本人也暫于武英殿西廂房講讀。
山東巡撫黃克纘因山東倭驚未息上疏,經略議增兵,黃克纘以虞餉無從出,疏論勿置,且暫留登州左營,春班軍于大嵩、成山等處防海,萊青右營仍戍邊。
兵部覆如其言,留左營一年,俟冬另酌議。朱翊鈞覽過之后,他倒是想起了魏進忠,這事黃克纘本應找他商議在先而定……他沉吟了許久,決定還是先把這疏留中待發。
又過幾日,皇太子朱常洛初御經筵,但當天又接到朱翊鈞諭旨,以吉期伊邇,三十日起暫免講學。
萬歷三十年的正月,以吏部尚書梁夢龍卒而結束。
————
進入二月,國事之重,莫過于太子納妃。
辛未日,皇太子納吉、納征,告期、冊封,皇太子妃命侯爺陳良弼充正使,尚書馮琦,侍郎朱國祚充副使持節行禮。
頒皇帝制曰——“朕惟儲貳天下之本,婚姻王化之綱,法陰陽以肇人倫……郭氏粹姿婉娩,懿德溫良,毓自名門,嫻習詩書禮樂,教于師氏,敬修鞶帨……遣使持節,冊封爾為皇太子妃。吁嘻,我祖宗家法甚飭益遠,邁于漢唐;我圣母壼(宮里之路)范,尤端即當。今之任姒,爾既孚于鳳卜(占卜佳偶),宜交儆乎雞鳴,贊弼元良,明章婦順,佑開祚胤,廣衍生坤,風詠于歸,助我國都之教。雅歌好合,順于父母之心,衹服訓詞,懋膺多福。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州市|
隆德县|
宜黄县|
康平县|
武胜县|
泰州市|
荥阳市|
宜川县|
黑山县|
金湖县|
昌邑市|
孝昌县|
望谟县|
西和县|
永靖县|
平利县|
昂仁县|
碌曲县|
巫溪县|
方城县|
德钦县|
秭归县|
宜宾县|
新干县|
襄垣县|
丹寨县|
呼伦贝尔市|
全南县|
阿勒泰市|
和顺县|
濮阳市|
板桥市|
博兴县|
鄯善县|
睢宁县|
法库县|
友谊县|
桐柏县|
威信县|
乌拉特前旗|
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