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三章 金陵柒-《無雙群俠傳》
第(1/3)頁
十里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
揚州春秋稱“邗越”、秦漢為“廣陵”,唐武德八年(625年),始有揚州之名,自此再無變動。也正是自隋時運河開鑿,再到唐興,揚州一躍而成天下名城。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夜市千燈,高樓紅袖,畫堂筵啟,笙歌徹曉。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文人墨客,爭相歌詠。商賈巨富,流連忘返。
入得城來,蕭平安卻不覺如何。揚州城內街道狹小,略顯局促,與臨安、燕京都不能相比。只是城中隨處可見碧水,到處皆是橋梁。百姓橋上往來,橋下小船穿梭,也不見戰局危殆的緊張氣氛。
五代后梁僧人范海印和尚瞻禮各地佛寺和名山勝跡,所撰《諸山圣跡志》,中說揚州“都城周圍六十余里,四面十八門。南北一連,十字江水穿過。東西十橋,南北六橋。凡一橋上,并是市井。林園地宅連翼甍,戰橈樓船窺翳渚”。城、水、橋、市井相融,處處別具一格。
兩人自南門入城,先過城前萬歲橋。入城仍是一水直貫南北,自北向南,九橋橫跨東西,依次乃是周家橋、小市橋、廣濟橋、新橋、開明橋、顧家橋、通泗橋、太平橋、利園橋。
沿河慢行,兩岸沿街皆是酒樓作坊,各色店鋪。酒旗招幌,琳瑯滿目,但開門的卻不見幾家。眼下戰亂已久,又加前歲饑荒,沿淮河兩岸,已有哀鴻遍野之像。這揚州城雖是富庶,如今也是只余蕭條。
朝東海知蕭平安身上必有大變故,見他一路沉默無語,不明究竟,也不好出言相慰。心道,還是等安頓下來,慢慢旁敲側擊。
蕭平安也不問朝東海來此何事,只是跟著低頭悶行。
行出數里,在廣濟橋前折道向東,不多時進了條巷子,來到一處大宅之前。
未近大宅,便見有宋兵守衛,遠遠便攔下兩人。
朝東海依舊掏出那紙文書,為首的宋兵不敢怠慢,親自帶兩人去到大宅門前。請兩人稍候,自己進去稟報。不多時,一個管家模樣的中年男人迎出門來,帶兩人入內。
一路穿堂過院,沿途皆有士卒守衛。宅院頗有些年歲,屋頂老瓦,庭中古樹,地面鋪磚卻是新砌。
來到后院,跨過門檻,便聞一股香濃脂粉之氣。院內兩三修竹,四五梅花,景致極是清雅。但此際鶯鶯燕燕,滿目盡是女子。其中數個,正歌舞彈唱。又有十幾個女子扇形排開,簇擁著當中一把太師椅。其中坐著一人,身材魁梧,一身錦袍。
聽聲響起身相迎,四方臉孔,五旬上下,鼻正口方,爽朗清舉,器宇不凡。哈哈笑了兩聲,引朝東海手臂,笑道:“朝先生駕到,未克遠迎,恕罪恕罪。”
朝東海也是滿面帶笑,把臂相接,道:“郭大人言重了,臨安一別,彈指已有兩載。自別光儀,時切馳思。”
朝東海笑道:“讀書人說話,就是不一般。”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昌市|
滁州市|
景德镇市|
左云县|
叙永县|
阿合奇县|
横峰县|
保康县|
上饶县|
中阳县|
丹棱县|
安西县|
景谷|
玉田县|
文水县|
曲周县|
崇州市|
余庆县|
巴林左旗|
和田县|
射洪县|
南皮县|
镇原县|
蒙阴县|
垣曲县|
山阳县|
奉节县|
六安市|
嘉义县|
冷水江市|
南丹县|
吉隆县|
临朐县|
普洱|
临沧市|
扶风县|
宁武县|
黄石市|
香港
|
康平县|
阿勒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