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閭左陸-《無雙群俠傳》
第(2/3)頁
道濟(jì)兀自將一雙腳盤的老高,笑道:“臭小子果然油滑,倒要討趣,你港貧僧腿長見識(shí)短,也要縮著是么。”
沈放道:“大師淵博之人,擺個(gè)大字尚且不夠。大師適才說‘古法’,不知何意?”
道濟(jì)解下腰間葫蘆,仰頭喝了一口,只聞一股辛香之氣,葫蘆里果然裝的是酒,道濟(jì)砸砸舌頭,似是意猶未盡,轉(zhuǎn)頭卻是罵道:“臭小子,說笑話就說笑話,好端端貧僧?dāng)[什么大字,那不是咽氣蹬腿了么。什么‘古法’,弗曉得,弗曉得,弗曉得的咧。”
沈放心中更是篤定,道濟(jì)大師先前所言,必有故事,尋思道,這和尚不能以常理揣度,待我激他一激,笑道:“古人云,只有布施給和尚,沒有布施的和尚,佛家子弟,只進(jìn)不出,如同貔貅一樣。”
道濟(jì)道:“呸,哪個(gè)沒屁眼的古人港的,嘿嘿,臭小子想使激將法,門也沒有。”
沈放搖頭道:“昌黎先生曰:事佛求福,乃更得禍。由此觀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果然不假。”他說的這幾句,乃是韓愈《諫迎佛骨表》中的幾句,韓愈說漢明帝后有佛,漢室衰亡,梁武帝禮佛,餓死臺(tái)城,因此信奉佛教,反受禍患,佛不可信,由此可知。當(dāng)然韓愈說的于盡興,憲宗聽了卻很不高興,然后便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直接將韓愈踢去了潮州。
道濟(jì)笑道:“事佛求福,布施得報(bào),爾等當(dāng)這是跟佛祖做生意么,錢貨兩訖,童叟無欺?”
沈放不由連連點(diǎn)頭,道:“大師高論,若是有心為之,已自落了下乘,有奸詐之嫌。只是‘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shí)。’真和尚,假和尚,是真是假,吾輩也是難知。”
道濟(jì)道:“臭小子,如此憊懶,你說世人慣常作偽,忠佞難分也就罷了,開口和尚,閉口和尚,當(dāng)貧僧沒有火氣的么。”
沈放笑道:“晚輩哪有胡說,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后周世宗,四次滅佛,不都是這些假和尚害的么?”
道濟(jì)道:“哦,你再港來聽聽。”
沈放道:“佛法教人向善,告誡世人不得貪奢**,自是好的。只是佛法一盛,難免良莠不齊,歷朝歷代,又對佛宗寬厚,赦免稅賦,廣賜田地,和尚自己肥的流油,叫天下百姓也都羨慕,天下人爭先供奉信仰。又有僧人,不知佛理,不修三寶,反貪圖富貴,驕逸**,妄解佛法,蠱惑信眾。天長日久,不但天下土地,多為寺廟所有,天下百姓也是不事耕種,爭相禮佛。韓昌黎曰:焚頂燒指,百十為群,解衣散錢,自朝至暮,轉(zhuǎn)相仿效,唯恐后時(shí),老少奔波,棄其業(yè)次。若不即加禁遏,更歷諸寺,必有斷臂臠身以為供養(yǎng)者。天下愚民易被蠱惑,不知佛法乃是修己修心,卻被勢利之徒誘惑,只道孝敬佛爺就是好的,捐贈(zèng)香火就是行善積德,剝衣拆骨,油膏焚身,妄求來世。漸至田地荒廢,人心燥亂,佛宗又言禁欲,使人丁漸少,國豈能不禁?此非佛之禍,實(shí)乃人之禍也。”
道濟(jì)道:“臭小子,港的倒也有幾分道理,這是你自己想出來的?是有人教授與你吧!”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定县|
那曲县|
唐海县|
唐山市|
镇康县|
鄱阳县|
塘沽区|
安陆市|
烟台市|
梁河县|
万载县|
开远市|
家居|
繁昌县|
高陵县|
大悟县|
沙洋县|
固始县|
盱眙县|
上高县|
灵宝市|
当涂县|
盐山县|
峨山|
临漳县|
二手房|
隆德县|
凤城市|
常山县|
蒙阴县|
顺昌县|
武汉市|
新余市|
康保县|
镇安县|
商城县|
朔州市|
渭源县|
中牟县|
辛集市|
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