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花燈玖-《無雙群俠傳》
第(1/3)頁
云錦書道:“你看前面這些,大龍、財神,這都是官府花錢請的,后面跟著這些彩車花燈,都是本地富人置辦。你看那些頭頂燈的,多半都是家丁,這蓮花牡丹叫做燈碗,里面燒的乃是燈油,行走須得小心謹慎。這個鐵枝串起來的叫‘火楊梅’,呂原明《歲時雜記》云,此物乃是將干棗磨粉、搗炭為屑,將棗粉、炭屑拌在一起,澆上油蠟,團成圓球,點燃后,一一串到鐵樹之上。雖是好看,但油蠟滴下,燙著也是生疼,若是不小心掉在頭發衣上,也能燒著。”
蕭平安連連點頭,道:“云兄真是博學強記。”
云錦書心中得意,這“火楊梅”制法,乃是他今日專門找人問的,否則《歲時雜記》這樣的書他怎么會看,更不會記的牢靠。又道:“這每年燈會,總有地方要走水。你看大燈之旁,多有云梯,巨桶,桶中都是清水,那穿著黑衣的,便是鋪兵,乃是專司滅火的,只是這成都城畢竟不比臨安,這鋪兵、云梯也是不多。我聽說臨安如今有“潛火軍兵”,建制稱“隅”或“火隅”,也有稱“隊”,訓練有素。如今臨安鬧燈五日,各地和川中只得三日,也是為此,實是人力不足,擔心走水出事。”
正說著話,街心一人突然一歪,頭頂燈油潑灑出來,登時將他頭發燒著,身旁有人搶過,一盆水潑將過去,旁觀的百姓哄堂大笑。
云錦書道:“左右也是這樣,咱們到前面去,我已經問過,前面十字路口,最是寬闊,‘棘盆燈’便在那里,最是好看。”
蕭平安和沐云煙兩人自是以他為首,當下過去。走了兩個街口,便見一處開闊場地,約幾十丈,期間擺了無數大燈,用棘刺圍繞,不教百姓闖入,謂之“棘盆”。內設兩根長竿,皆高數十丈,以繒彩結束,紙糊百戲人物,懸于竿上,隨風舞動,宛若飛仙。內設樂棚,差衙前樂人作樂雜戲,各式彩燈之間,有成都府的各路名妓,吹拉彈唱,更有諸多藝人,抖數精神,頂缸、走索、攀竿、舞劍、唱戲、變戲法,各顯手段,精彩紛呈。場外到處有人燃放煙花爆竹,空中火樹銀花,當真是: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街兩旁盡是樓閣,一戶戶人家呼朋喚友,舉杯相樂,皆是成都府的頭面人物。此處最為熱鬧,卻也最為擁擠,人人擠作一團,水泄不通。沐云煙起初還很高興,等到有人接連撞到她身上,頓時心情不好,想尋個樓上去坐坐,卻是早都已被人包下,問了兩處,都是如此,心中愈是火大。
云錦書突然笑道:“師妹你看。”
沐云煙看去,只見一個酒樓之前,掛著一串小花燈,每盞燈下都有一張小紙,旁邊一塊牌子上寫道:“猜出三題,可得蜜柑二斤;猜出六題,可得香囊一個;猜出八題,可得錢三百文;猜出十題,可上樓一座。滿福樓敬啟。”沐云煙喜道:“這個不錯,咱們快來猜。”
宋朝,元宵節已有了“益智節”的含義,特色之一就是打“燈謎”。燈謎又稱“庾辭”、“隱語”,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讔》稱:“自魏代以來,頗非俳優,而君子嘲隱,化為謎語。其時讀書的人畢竟不多,這燈謎既不好想,更不好猜。吳自牧《夢粱錄》載,南宋時制謎猜謎與說書、下棋一樣,都可作謀生手段。
云錦書和沐云煙兩個都是心思靈巧,在那堆燈籠之中翻看,不多時已經尋了十個出來,蕭平安看了幾個,卻是一頭霧水。云錦書找管事之人說了,那管事的見他連中十個,也是驚訝,半晌方道:“這位客官,這第十題卻不是掛在外面的,幾位還得再答一題才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芜湖市|
重庆市|
磐安县|
太湖县|
新巴尔虎右旗|
桐城市|
崇礼县|
枝江市|
和林格尔县|
孙吴县|
北碚区|
阳高县|
宁德市|
黄石市|
博白县|
罗田县|
嘉黎县|
敦煌市|
清河县|
湖州市|
太康县|
青岛市|
南江县|
化州市|
修文县|
许昌市|
泰顺县|
界首市|
土默特左旗|
大同县|
巴青县|
商水县|
拜城县|
恩施市|
武邑县|
玉林市|
新绛县|
镶黄旗|
南川市|
寻甸|
峡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