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十月十二日下午三點半,來自泰國的僧人,信奉上座部佛教(南傳佛教)的塔努特.阿南塔拉,此刻正端坐于一張小方桌后,錄制有關“渡船的終點”的節目內容。
“三年前,俄羅斯外交部向全世界公開了有關占星施術旅團前任首領—居伊.德.埃爾貝的生前影像,埃爾貝先生同時在獄中參與過游戲開發項目,并發揮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不如我們先談談他吧。”
主持人艾哈邁德坐在方桌另一端,從文件袋里挑選出埃爾貝生前幾乎始終佩戴的鉛灰色飾品。
“這塊外觀形似懷表的物件叫做星盤,20世紀的考古學界認為它起源于公元前150年的希臘,后來經過伊斯蘭學者進一步研究改造,于公元711年后傳入西歐。各位看到的星盤便是埃爾貝先生的遺物,也是他生前最重視的東西。”
艾哈邁德鄭重其事地戴上乳膠手套,緩緩翻開飾品的蓋子,一架攝像機正對著星盤表面,將其上繪制的圖樣清晰拍攝下來,與大多數鐘表類似,黑線與同心圓將有限區域劃分為十二等份,最內側同心圓中有多道看似雜亂無章的弦。
“我和生前的埃爾貝先生接觸不多,但還記得他說起過有關星盤的一些知識。”
塔努特開始回憶起四年前在巴格達游戲開發團隊的工作時光,在當時,身陷囹圄的埃爾貝偶爾會在網上和團隊其余成員分享他自己的一些想法。
“簡單來說,現代星盤通常是根據某人出生的時間地點制作而成的微縮星空圖,反映了對應人物與這個世界的互動特征。”
“從廣義角度出發,我們可以認為現代星盤是對個人命運的占卜總結嗎?”艾哈邁德對于此類話題表現出了興趣。
“據我所知,埃爾貝先生從來不相信任何形式的占卜,刻錄星盤應該只是他用來實踐占星術的方式而已,不過,這塊星盤相當特殊…”
那是埃爾貝生前最為重視之物,至少在科莫.布朗尼的記憶中,師父習慣于將它放入緊貼胸口的上衣口袋,并在閑暇之余忍不住拿出來翻看。
可每每等到包括自己在內的其他人因為好奇而湊近時,師父又會將星盤迅速收起,裝作無事發生的樣子。
有關這塊星盤的問題,布朗尼問了三次。
第一次,是十七年前初次拜師的時候。
“對你而言,星空意味著什么?”埃爾貝半蹲下身,與七歲的孩子平視。
彼時師父尚且年輕,他在巴黎的肖蒙山丘公園最高處已經架好天文望遠鏡,供兩人歇息的圓亭仿照替沃里的西比勒廟宇建造而成,使得山峰看上去更加高聳。
“人類命運軌跡的投影,與潛意識溝通的橋梁之一。”被單身母親撫養長大的布朗尼故作老成地答到。
“也許吧,”埃爾貝既沒有肯定也沒有否認,他看得出來眼前這個孩子喜歡星空:“天文學家眼中的繁星呈現一堆數字,詩人心底的夜幕穿過一條銀河,而在我看來,合格的占星術士應該同時具備天文學家的理性與詩人的感性。”
“那么我就是合格的占星術士。”布朗尼自信滿滿地宣布道。
“哈哈,那你很厲害。”埃爾貝將他帶到望遠鏡前,開始教授具體的使用方法,待到夜幕降臨,廣闊星海映入布朗尼碧藍色的瞳孔。
“師父,那些星云看上去怎么是黑白的?”
初次使用天文望遠鏡的布朗尼坐在原地觀測了很久,這才戀戀不舍地將視線移開。
埃爾貝正手捧那塊淺灰色星盤,聽見徒弟的問題,他將星盤放入上衣口袋中,舒了口氣。
“你平時看到的那些彩色天文圖片,基本上都是靠攝影與后期加工做出來的,特別是深空天體(注:太陽系范圍以外的天體),它們距離我們太過遙遠,也太暗了。”
“嗯,”布朗尼用簡短的語氣詞表示自己聽懂了:“那師父剛剛在看什么?”
“那就給你看看吧,僅此一次。”埃爾貝深知他無法遏制小孩子的好奇心,于是再一次拿出星盤并在學生面前打開,借著月光,布朗尼看清了上面的圖案。
他當然沒看懂,所以很快失去了興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