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與利用“空間移動”躲避那些墜落物的御坂美琴與白井黑子情況不同,修洛爾知道自己駕駛的機體必然損毀,于是干脆從底下的安全出口跳出來,那架中型“無人機”則是將剩下的一艘太陽之蛇扎了個對穿,現在,場上只剩下最后一架太陽之蛇可以正常運轉。
修洛爾感受著自己與光束一同墜落,既然這些攻擊來自太空,那么說明“有翼者歸來”已經無可救藥了。
他想起之前在一些老房子里收集到的壁畫(古代特奧蒂瓦坎失散的文物),想起自己分析上面文字與畫面含義的數月,那些壁畫記載了古代阿茲特克人對于五個時代,即“五個太陽”的想象,由此,他在孩提時期聽到的傳說故事得到了印證。在他們的觀念中,地球曾經被創造和毀滅過四次,而今正是“第五個太陽”時代。
第一個時代,“巨人”們在大地上來回奔走,太陽卻在某一次的日蝕后陷入寒冷與黑暗,第二個時代,一群類似猴子的生物遭遇一場兇猛的風,連太陽都被卷走。在這之后,古代的阿茲特克人又將世界毀于“火雨”以及大水災的圖案繪在石壁上,那是第三與第四個時代的滅亡景象。“十三根蘆葦”之年后,是第五個時代,本次的太陽是最后一個,在阿茲特克先民眼中,世界注定要走向毀滅。
但,這種認知并不意味著他們會坐以待斃,他們使用的魔法早已失傳,但被他們送上太空的“空間站”,正是能夠證明這些“古代技術”存在的證據之一。
距離地球表面三萬六千公里的太空中,漂浮著的空間站以加工過后的黑曜石為主體,布料與木片則構成輔助部分,人們賦予它喂養太陽的重任,大量的打火石相當于原子爐裝置,“第五個太陽”能量衰弱時,該空間站會主動朝太陽前進,直至被引力拉扯進去,最后使其恢復活力。
除了作為“保險絲”而具有的功能,此大型裝置還能像現在這樣,在同步衛星軌道上發動大范圍攻擊。
修洛爾揮動那把馬夸威特,臨時復制了來自傳說中考特利狄的小部分力量,與此同時,在他的臉頰兩側,流淌的鮮血匯聚起來,如兩條蠕蟲般慢慢下滑。
御坂美琴看到了這位魔法師的動作,恍惚間,她的眼前浮現出一個恐怖形象,她不知道,那些突兀的組成元素來源于阿茲特克神話中大地女神:兩個相對的巨蛇頭,骷髏、心臟和人手組成的項鏈,手腳則是鋒利的爪子…
運用水構成的術式,后方之水輕易攔截了學藝都市東南岸邊所有“云海之蛇”的攻擊,然后,他望向修洛爾的位置,目光里是揮之不去的凝重。
“這次,你會站在哪一邊呢?”
救生艇旁的沙灘上,塵骸成功鎖定了空間站的位置。
“鬧劇到此為止了。”少年不敢有半點松懈,只是輕輕躲開救生艇上那幾個人朝他伸出的手,他們想要和少年一起逃離是非之地。哪怕同時遭受戰爭與精神壓迫,游客中居然還有如此天真的家伙,真是絕了,這種人怎么還沒累死?
為了提高成功率,塵骸從口袋里拿出那塊“伯爵”交給他的薩滿石,將它牢牢夾在雙手手心,擺出一副專心祈禱的姿勢。由于御坂美琴等人與“有翼者歸來”的交戰,密集的火焰魔法與光束攻擊落在海平面上,大量海水被蒸發后很快形成了濃重的水霧,遠遠望去,仿佛一道分割海洋的白色帷幕。
縱使兩方激戰正酣,縱使城市殘破不堪,縱使民眾絕望至極,仍有海風照常吹過,與往常風和日麗時的風力并無兩樣,終于,白色帷幕在海風的努力下開了若干細小的口子,讓太陽的光束得以穿過,水霧中也因此出現了對應的若干光亮通路。
丁達爾效應,或者說是乳光現象,水蒸氣粒子的直徑小于可見光大部分波長,使得陽光通過時發生了明顯的散射作用。
塵骸閉上雙眼,他正對著太空站的方向,他感受到海風的氣息以及戰火的余燼,他知道陽光照在自己臉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