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楚向南并未點名,但句句都不離劉軒的彩云軒。 他倒想看看,這六十出頭的花甲老頭,到底想要干什么。 楚向南見劉軒仍舊沒有一絲悔過,拄著拐杖,更為生氣,當著大家的面,娓娓道來。 “諸位都知道,朝廷乃至各地官署的生活來源,大多是從百姓的賦稅中收取。咱們每次的一粒米,一粒粟,都是老百姓辛苦勞作而得來,這才供養了朝廷,乃至各地官署。” “如此,朝廷才提倡勤儉節約的沒得,這才不付每一個老百姓,每一個農民的勞作。” “幽州王,可有錯?” 楚向南的開篇,站的角度就頗具一格。 他并未從官署出發,而是從百姓出發。 闡述了百姓的勞作,每一粒米,都來之不易的道理。 這個道理,一下便站在了至高無上的地位上。 也從側面提現了楚向南的為人品行,他并不為官僚說話,而是一個出發點,就為百姓說話的監察。 劉軒點了點頭道:“沒錯。而且很對。” “那就是了。” 楚向南點了點頭,既然幽州王認這個理,那就還有教化的可能。 “既然幽州王知道民間疾苦,就應該秉承勤儉節約的沒得,以為天下表率。” “為何身居高位,還如此張揚地鋪張浪費?” 楚向南眉頭一轉,很是凌厲地看向劉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