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何奧驗證了身份,進入了房間。 這個房間大概有一百多平,通體銀色,內層用金屬鑄造,到處堆放著各種復雜的機械設備。 這些設備雖然擺放凌亂,但是卻有一種混亂的美感,在于顏色與顏色的調和, 形狀與形狀的碰撞。 何奧穿過這些機械設備和零件,走到房間的最中心。 這里有一個直徑約三米的雙層圓盤操作臺,操作臺的外圈固定著八只機械臂。 這八只機械臂都可以上下移動,左右旋轉,外圈這個圓環也是可以旋轉的,這個雙層平臺運行起來可以觸碰到內圈的所有角落。 此刻這八只機械臂正圍在一起, 如同一片片機械花瓣將內圈圍繞起來。 伴隨著何奧走過來,這八只機械臂緩緩展開, 露出里面的‘花蕊’。 那是一個以棕黑和銀灰為主色調,整體流線型構造又不缺分明的棱角的人形機械戰甲。 何奧一步步踏上平臺,走向這個漂亮的機械戰甲,面對面的看著這個兩代人的心血之作。 這個戰甲整體設計并不偏向現在聯邦流行的機械現代風,而是頗為沉穩嚴肅,如同一個堅毅成熟的戰士,看上去可靠又威嚴。 這個設計是維安在父親的基礎上稍作修改而成的,維安父親原本的設計更像一個粗暴的機械狂戰士,維安將整個機甲小型化,流線化,使得它的體型看上去更加優美。 維安將這個機械戰甲取名為亞當,確切來說是亞當1型。 在這個機甲胸口正中的位置,有一個大約一掌大的圓柱形缺口, 這里是用來放微型聚變反應堆的。 之所以設計在這里,一是因為胸口是重要位置,人的雙臂設計可以讓人很方便的保護到胸部又不影響視野,二是因為胸部裝甲稍微疊厚, 留出安放反應堆的空間, 不會那么影響美感。 那塊超強合金打造成何奧需要的形狀, 至少需要大半天,今天之內微型聚變反應堆是做不出來的。 但是維安并不是一個在一棵樹上吊死的人。 何奧緩緩伸出手去,做了個OK的手勢。 遍布在這個實驗室里每個角落的感應攝像頭迅速識別了他的手勢動作,執行維安已經設定好的指令。 一個銀色扁平箱子從何奧身后的一個銀色柜子里彈出,落入一只從天花板上垂下來的機械臂的夾具中。 這只機械臂的底座由天花板上呈現‘H’型的橫縱三條導軌控制,由于天花板只是一個平面,平面移動僅靠一個(x,y)十字坐標系標定坐標就可以到達平面上任意一點。 再加上機械臂本身可以折疊伸縮上下移動,就可以完成豎直方向上的Z軸移動,組合起來,就可以達到三維空間的任意一點。 這個實驗室不光有光學捕捉攝像頭用以分析特定的手指,還有各種距離傳感器以確定何奧手的位置,結合起來,就可以隨時標定何奧手所處的三維坐標。 將這個坐標發給機械臂的操控中樞,就可以實現將房間里任意一點的東西取過來遞給處于任意位置的何奧。 當然這之中還各種智能算法,以及規避遮擋物的計算,但是原理很簡單, 處理起來并不難,寫幾個小程序就可以了。 一樓的機械臂也是差不多的原理,大多數時候這些機械臂為了美觀, 會偽裝成機械吊燈。 機械臂迅速劃了過來,將銀色箱子遞到何奧手中。 這箱子落入何奧手便中自然彈開,露出里面柔軟的防撞棉和防撞棉中間的的三個圓柱形帶有金屬觸點的藍色物體。 何奧取出一個,按進機械裝甲胸口正中的空洞里。 伴隨著這藍色的物體被按入,一陣陣機械轉動的聲音驟然響起,淡藍色的光輝在這漂亮的機械戰甲胸口處亮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