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成漢篇3-《漢祚高門》


    第(3/3)頁

    汝南王震怒,原荊鎮諸將各遭訓懲,但是根本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隨著時間的推移,巴東的氣氛也一天比一天緊張,甚至在他們所不知道的北方,天中已有三萬大軍分批進入了南陽!

    如此緊張氛圍之下,作為大都督府軍司副使的金玄恭向汝南王進言,荊州諸軍整編事宜絕非短期可成,而伐蜀軍期又刻不容緩,鄉徒樂戰,堵不如疏,與其勒令諸軍不動,不如由之四出逐功。

    金玄恭的建議,同樣分為了兩部分,正面戰場的突進,由目下業已整編完畢的王師部伍負責,直攻大江一線。

    至于其他仍未整編的荊州部伍,則由之逐戰各方,并不設立具體的作戰路線與目標,只是在獲得確鑿戰果之后,再以營為單位而撥付錢糧、計功記酬,作為正面戰場的補充。

    金玄恭這一思路,主要還是借鑒他們遼東鮮卑那種部落作戰模式。鮮卑諸部,既沒有充足的倉儲后勤,又沒有完整的軍事構架,以戰養戰乃是常態。往往部落之間展開惡斗都是傾族而出,事后檢點戰果再來論功行賞。

    眼下荊州部伍,混亂不可計數,不妨暫且擱置不論,各勤戰部伍先作出擊,之后通過戰功多寡再來進行追認整編。就算作戰初期沒有一個統一的行伍規劃,但事后戰功折現只能通過大都督府的認可,先作戰、后整編。

    將順序顛倒過來,本來不可解決的難題便迎刃而解,同時還能不貽誤戰機。以營作為戰功結算單位,又能確保在戰爭過程中不會出現大的武裝單位。

    當然這一策略也有其限制性,若是用在河北平原那種開闊地勢的大軍團混戰,如是烏合而進無異于自取死路。但是在蜀中本就地形復雜的戰場上,這種漫山遍野、雜錯而進的進攻方式,反而更加有利于對巴蜀地區的清理與掌控。

    大都督府眾參謀在經過一番討論后,對于金玄恭所提出的這一思路俱都表示認可。而汝南王沈云也的確煩透了當下這種膠著狀態,當即拍板決定,告令諸軍。

    荊州諸軍在接到這一新的征令之后,反應各不相同。他們之所以如此勤于征事,其中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朝廷所撥付先期錢糧物給,可是現在卻告訴他們需要先行墊付,得功之后才能再得報銷,一時間難免熱情冷卻、猶豫不決。

    可就在其他人還在猶豫之際,早有一些部伍悍卒主動出擊,自巴東沿江向西,翻越巫山,沖入巴西宕渠之間,圍剿山野之間的賨人、獠人等蠻部。

    這些蠻部廣泛分布于巫山、大巴山、武陵山等山野之間,往往幾十戶雜居便是一個部落,少有大型部落,自然也不會是荊州悍卒們的對手。而這些部落人口與家私,便就成了這些荊州悍卒的戰利品。

    與此同時,汝南王也集結在編甲士合一萬五千余眾,沿江而上,直攻大江重鎮、巴郡郡府所在之江州城。

    江州城緊扼大江,自有涪陵、巴郡等地方豪強引眾據守,乃是水路入蜀的第一道關卡,王師雖有舟船堅利,但本身便是逆流而攻,所以戰事一時間略有僵持。

    可是王師大軍被卡在江州城幾日之后,后路那些各自為戰的荊州部伍便追趕上來,蜂擁而入沿途郡縣境域,燒殺搶掠自不待言。

    諸多鄉境噩耗源源不斷涌入江州城里,那些據守于此的巴蜀豪強們萬萬也沒想到,大梁王師本就以強攻弱,居然還采用如此下作戰法,將戰火燒引到鄉野之間。

    他們之所以負隅頑抗,怕的就是大梁王師入境會剝奪他們鄉資部曲,可是現在巴蜀還未易主,戰火早已經燒到了他們各自鄉土,如此再于江州城負隅頑抗,又有什么意義?

    所謂惡人自有惡人磨,當荊州部伍散卒大舉進入涪陵、巴郡之后,江州城內數萬豪強部曲守軍很快便不戰自潰,王師順利沖破江州城,再向蜀中犍為而去。

    犍為此戰也是江州之戰的翻版,王師主力于大江之上強攻犍為守軍,后路散卒則源源不斷沖入蜀中四野。最終犍為守軍同樣也是受不了這種戰法摧殘,堅持數日之后便告潰敗。

    八月中,王師攻克犍為,轉入岷江,由此便可直通蜀中成都!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溧水县| 应用必备| 孝感市| 沙河市| 乌审旗| 连山| 毕节市| 利津县| 将乐县| 五大连池市| 晋江市| 丁青县| 吴川市| 乌拉特后旗| 岚皋县| 乌拉特后旗| 北碚区| 额敏县| 平潭县| 邵阳县| 洛隆县| 崇信县| 岗巴县| 张家口市| 柘城县| 罗江县| 麻阳| 灵寿县| 澳门| 黔西县| 永康市| 凤冈县| 田东县| 曲阳县| 额济纳旗| 武胜县| 加查县| 巫山县| 红河县| 郴州市| 黄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