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0 佛言-《漢祚高門》
第(2/3)頁
此時小樓內外坐滿了聆聽竺法深講經的聽眾,一個個全神貫注似有所感,場面一時間都有些沉凝。
沈哲子這一起身離開,旁人還未感覺到,樓上那坐覽全場的竺法深倒是微微錯愕,他講經時聽者云集,少見這種聽到一半便揚長而去的人,尤其他眼下所講這一節乃是自己深覺極得佛法精妙之處。
這一楞,講經聲便不免頓了一頓。樓下那些聽眾正聽到妙處,不少人便很敏銳的捕捉到這一點異常,繼而轉頭四顧,便看到沈哲子正離去未遠的背影,便忍不住搖頭嘆息一聲,暗道朽木難雕。
庾條也發現了沈哲子離開,連忙起身迎上去,有些詫異的問道:“早先不聞佛法之妙,只道是番人妄誕之語。今日聽深公講經,始覺佛法之真意妙趣。如此精深之理,哲子郎君怎么不聞而去?”
聽庾條這么說,沈哲子還沒看出來這家伙居然有佛性。只是宗教這個東西他向來都不感冒,無論學說再怎么精妙,不過是對人思想的引導催眠,讓人借以慰藉、找到安慰自己的理由。但若說到宗教會對人有什么脫胎換骨的教化之功,那也有點言過其實。
北地羯胡信佛的不少,該做的惡一樁都不落。說到底,宗教對人的意義主要還是內心的感受,至于人心里滋生惡念要作惡,卻是宗教約束不到的。
南朝宋文帝有言:若是率土之濱,皆純此化,則吾坐致太平,夫復何事!
然而這個世道,佞佛者有之,作惡者更是不知凡幾。將人的教化寄托于這種虛妄之說,本身就是一種愚不可及的想法。人若天性良善,不信神佛亦能睦于鄉里,不害于人。至于本身便有諸多虛妄歹念,終生禮佛亦是惡行累累,或還能在佛法中找到為惡之后逃避內心譴責的理由。
沈哲子剛要開口回答庾條,迎面卻走來幾人,其中一個老者便是戴邈,沈哲子曾在紀氏府上見過一面。至于另幾個年輕人,若沒猜錯的話應是王氏子弟,其中一個帶著頗具胡風的風帽,便應是素有風疾的王胡之。
雖然彼此并無多深厚的交情,但既然道左相遇,總要上前去打個招呼,于是沈哲子便站在道旁對戴邈行一禮。
戴邈雖然與僑門過往甚密,但對沈哲子這個吳中俊彥也不能視而不見,于是便微笑著回應,同時介紹了一下身邊那幾名王氏子弟。帶風帽的確為王胡之,至于另外兩個則為王彭之、王彪之。這三人同一祖父王正,出入同行倒也正常。
三人之中,王彭之年紀最大,視線在沈哲子身上掃一眼便轉向旁處,招呼都懶得打一聲,頗有簡傲之風,對于庾條同樣視而不見。王胡之年紀最小,倒是打量了沈哲子幾眼,神色間卻流露出不加掩飾的不悅及厭色。
至于那個略有少白頭的王彪之,則略顯夸張的冷笑兩聲:“聞香而避,趨臭而行,深公精妙佛法不聞,可見是一個怎樣愚鈍之才。”
沈哲子從無想法要與王氏子弟和睦相處,聞言后亦冷笑道:“或是戴公之馨芬芳,掩住了此處俗臭,否則應不至行此途中。”
戴邈往旁邊行幾步,示意自己不干涉年輕人之間的斗嘴爭執。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兴市|
云龙县|
肇庆市|
蓝山县|
黑河市|
正定县|
正定县|
福海县|
高要市|
杭锦后旗|
武隆县|
城固县|
漠河县|
钦州市|
宾川县|
乌兰县|
阜阳市|
荔波县|
连南|
廊坊市|
莱芜市|
平昌县|
苏尼特左旗|
武功县|
溧阳市|
汤阴县|
龙门县|
茶陵县|
新建县|
勃利县|
邮箱|
延川县|
洛南县|
宝坻区|
都江堰市|
区。|
县级市|
松溪县|
杨浦区|
临汾市|
南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