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0145 何陋之有-《漢祚高門》


    第(1/3)頁

    沈哲子所記得的千古名篇極多,這首《游子吟》樸實情摯,但卻并不足以彰顯才氣縱橫,也并不能迎合時下人的審美意趣,但最大的優勢是大義所在,價值觀絕對正確!誰都挑不出毛病來!

    而且時下南北流離失所之家何其多,遠游之子難奉雙親,有感于此,難免意傷。相信用不了多久,這首詩也會如“生當做人杰”一般,快速傳頌天下,而且因其立意高大正確,并沒有挑動南北不睦的隱患。

    若單純想要彰顯文采,應景之作,劉禹錫的《陋室銘》其實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權衡再三,沈哲子還是放棄了。因為《陋室銘》終句,孔子云:何陋之有?細究之下,其實是有毛病的。

    此句出處為《論語》: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本身沒有毛病,還吹捧一下這些居于陋園中的隱士。問題出在九夷,先秦之時,吳越地區便屬蠻夷之地。君子居之,才會何陋之有?沈哲子要用此典,就要回答那些詰難發問者,時下德行可比孔子的君子是誰?怎么回答,都是一個錯。

    文抄要用心,留下這種口實被人攻訐,不如不抄。諸多典故一一權衡,諸多忌諱都要考慮,簡直比原創還要累。所以沈哲子就算迫不得已文抄,也盡量抄一些用典較少的作品。

    而且文抄只是一個開始而已,從在竹林中動念,他便已經開始思忖一整套的計劃,抄一首《游子吟》,只是作為一個事件的引子,主要還是為了把這年輕人給引出來。一旦決定用這套方案,哪怕這個年輕人不在廳內,都要讓人將之請來講述一番。

    但是沈哲子雖然已有計劃,可是這年輕人自我介紹其身份,還是超出了他的意料,讓接下來的計劃有了一點變數。因為這年輕人看似貧寒,家世卻不弱,乃是座中張季康遠支族人,同為吳郡張氏,名為張瑾,字子玉。

    雖然時下各大家族根深葉茂,難免有些越來越疏遠的族人淪為貧寒卑流。不要說吳郡張氏,就連吳興沈氏江東豪首,也不乏窮親戚。比如早先分宗出去的族人們,東宗肯定不會再予扶植資助,一兩代之后,已是形同陌路了。

    但道理是這么個道理,如今眾目睽睽之下,自家窮親戚被拎出來受眾人圍觀,面子上總不好看。于是張季康便有幾分尷尬,于席上坐立不安,先前眾人對此詩交口稱贊,他亦一言不發。

    但其實他心里也委屈,因為他本就沒有處理雜務之心,連園墅都疏于管理,又哪里會知道園里進了一個窮親戚。若一早知道,最起碼給這年輕人兩身新衣服,面子上也能過得去。

    但席上自有一個不理旁人感受的老者丁委,正笑瞇瞇聽眾人各自對這首詩做出點評,視線一轉便發現神色有些不自然的張季康,便笑語道:“季康,我等皆知你意趣清簡,不理俗事,絕非刻意苛待族親,切勿因此自疑。余者都已評過此詩,不知你又有何看法?”

    理是這么個理,但當眾如此直白講出來,張季康更有無地自容之感。若非這老者實在開罪不得,他簡直就要翻臉了。略加沉吟后,便隨口說道:“疏于詞簡,流于濫情,惟意摯可取。不過沈家郎君尚年淺,有此一作,也是難得。”

    聽到他這評價,堂上眾人臉色便不禁一變,他們方才對這首詩可都是極為推崇的。

    尤其那個廬山隱士翟莊,更將此詩推為傳世佳作,他并不識沈哲子,其家與丹陽紀氏和吳興沈氏都無瓜葛,這種評價純是出自公允點評。在他看來,張季康這評價未免過于貶低,失于偏頗,只是眼下為客此地,不便面駁,心內卻感覺張氏盛名于外,其家子弟處事已經不及祖輩豁達。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周至县| 叶城县| 荆门市| 监利县| 云阳县| 大英县| 方城县| 嘉黎县| 班戈县| 亳州市| 江西省| 韩城市| 红原县| 太原市| 长治市| 广饶县| 甘泉县| 利川市| 泰州市| 芷江| 南平市| 家居| 北辰区| 新干县| 安宁市| 阿合奇县| 贵港市| 乐都县| 襄樊市| 甘谷县| 忻州市| 和顺县| 陵川县| 徐水县| 乌海市| 苏州市| 丰镇市| 万州区| 修文县| 白朗县| 乐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