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0141 張氏隱園-《漢祚高門》


    第(3/3)頁

    沈沛之又指著竹林內那些圍坐聽經者,笑語道:“張家隱園,不禁人出入,偶有經義大家于此講經釋理,因而便引得諸多求學無門的寒庶人家來投此處。這些人意趣或有不同,求學之心卻甚篤,不乏離家數年未歸者,于此結廬而居,生計雖然艱難,卻仍留戀不去?!?

    沈哲子聽到這里,便忍不住認真觀察那些圍坐聽經者。這些人年紀有大有小,不乏衣衫破損、面有菜色者,顯然生活得清苦。但卻無一例外,一個個神情無比專注,生恐錯過片言只字。

    看到這一幕,沈哲子心中便是一動。張家這種教人方式讓他頗受啟發(fā),等到時機成熟時,大可以借鑒效法。只不過時下所謂士庶不同流,愿意為寒門子弟講授經義的實在少之又少。大概也只有那些真正不以門第見疏,不以官祿為意的人才會做。看到竹林內這些人專注的神情,便可知這樣的機會有多難得。

    過了片刻,翟莊講經告一段落,起身徑直離去,旋即便有仆從上前收起書案竹席。那些聽經者卻還沉浸在經義的余韻中,閉目反芻或是輕聲與身邊人交流心得。翟莊雖然在此講經,與他們卻無師徒的關系,自無責任為他們釋難,能有多少所得,全憑自悟。

    沈哲子正待要舉步離開,忽聽到竹林中傳來輕微啜泣聲,心中一奇,便循著那哭聲行入竹林中。竹林內有人不耐煩被這哭聲打擾靜思,舉步匆匆離去,也有人轉頭四顧,想要看看何人因何而泣。

    掩面哭泣的人乃是一個十六七歲的年輕人,衣衫雖然洗濯得干凈,但卻多有縫補痕跡,顯見家境清貧。有認識這年輕人的人上前詢問道:“子玉因何悲泣?”

    那年輕人擦擦臉上淚痕,神色黯淡道:“我幼失怙養(yǎng),家中唯有老母在堂。居此園中年余,卻無暇返鄉(xiāng)探親。于此可常聞道理,所行卻悖于孝道。一時有感,情難自禁,還請諸位切勿介意。”

    聽到這年輕人所言,眾人齊齊默然。他們多與這年輕人情況類似,慕名遠來旁聽經義,孜孜不倦苦學,難免就疏于親情孝道。受這年輕人感染,竹林內一時間彌漫起一股思鄉(xiāng)之愁。

    沈哲子在竹林外圍頓足片刻,眸中若有所思,沉吟少許后喚過一名仆從耳語叮囑幾句,然后才退出了竹林,與沈沛之一同行往他在這隱園中的居所。

    “前日錯過翟莊接風之宴,雖然有些可惜,但也是事出無奈。園內時常會有文會,哲子本有詩賦之才,若再有雅作擬出,必能清名鵲起,一掃前頹?!?

    沈沛之名顯未久,得入隱園也只是近來一段時間的事,尚無足夠名望牽頭召集一場集會,將沈哲子安頓在自己那座簡陋的二層小樓后,便急匆匆離開,去尋人打聽一下近來園中可有文會雅集。

    沈哲子本身對文抄并無抵觸,但他也并非點唱機,能夠應時應景出口成章。既然今次打算在張家隱園挽回一些聲譽,便不得不鄭重以對,提前預備幾個方案。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安县| 广汉市| 上杭县| 黄陵县| 浑源县| 怀柔区| 北安市| 怀柔区| 武宁县| 鄂伦春自治旗| 津市市| 原阳县| 雅江县| 新疆| 蛟河市| 紫金县| 油尖旺区| 娄底市| 高雄市| 林口县| 锡林浩特市| 布拖县| 永靖县| 闻喜县| 辛集市| 望江县| 永丰县| 黔江区| 巫溪县| 广南县| 桂平市| 卓尼县| 红河县| 华亭县| 安西县| 遵化市| 彭阳县| 凤山县| 乐安县| 扎赉特旗| 白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