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9 王氏諸子-《漢祚高門》
第(1/3)頁
秦淮河畔有一山岡形入梁冠,瑯琊王氏于此修筑園墅以為別業(yè),名為金梁園。
金梁園占地頗宏,由秦淮河分流至于青溪,皆為此園范圍。園內(nèi)或植松柏,或植青竹,雜以桃李菱荷,亭臺樓宇隱于其間,檐下四顧,景致各不相同,天生清雅妙趣,美不勝收。有好游者將之推為建康城內(nèi)一等園墅,既得工藝之巧,又不損自然之妙。
金梁園前半部分作為園市,售賣一些時下都中時令之物,不禁游人出入。后半部分乃是園墅美景精華所在,則為主人閑居靜養(yǎng),宴飲賓客,子弟聚會之所。
今日天晴日美,金梁園內(nèi)風(fēng)光更佳,因而頗多王氏子弟都來這里游玩聚會。王家乃是典午第一高門,人丁極為興旺,哪怕歷經(jīng)打擊,第二代的族人們?nèi)杂卸嗳耍渲蓄H得時譽(yù)者便有七八個。
露臺上,松亭中,雅閣里,各有王氏子弟或三五成群坐談笑語,或一人獨處撩琴捧經(jīng)。一些仆從侍女們小心翼翼立在陰影內(nèi),既不能四處游蕩破壞郎君們的雅興,又要全神貫注觀察郎君們的需求以第一時間滿足。
兩株大樹下有一方白石臺高出地面丈余,石面光滑渾圓,陽光照耀下有磷光閃閃仿佛雜以金砂銀晶,一眼望去便讓人心生奇趣喜愛,想要湊近摩挲。坐于其上,聆聽松濤,如置云端之中,飄飄然已出塵矣。
然而這樣的一個奇趣所在,眾人卻仿佛視而不見,并無人湊過去攀爬靜坐。哪怕是園墅內(nèi)的仆從打掃枯枝落葉,到了這里也要手腳快捷,同時還要用紗帛包裹手腳,以免直接觸碰到白石臺留下污痕。
之所以會如此,乃是因為眾人皆知此白石乃是王恬王敬豫所屬。敬豫乃是太保次子,卻不如其兄王悅溫潤和藹,性情孤僻乖張,哪怕他們這些堂兄弟一旦言行不合其意,即刻便會翻臉不悅,讓人尷尬無比。
這一方白石,乃是王敬豫親手自秦淮河畔掘出,讓人從河沿挪至園中來安置此處,親手將白石打磨得光滑圓潤,不許任何人觸碰。
曾有一次宏伯阮放醉酒游園,登上這座白石臺。王敬豫聞訊趕來,指令仆從將石臺以竹籬圍起,半年都不上石臺,以風(fēng)雨洗濯其污穢之氣。宏伯事后得知,深以為恥,言道此生不入王氏金梁園,王敬豫卻置若罔聞。
王氏子弟們皆知王敬豫這一禁忌,因此無論敬豫在不在場,皆對那白石臺視而不見。久而久之,王敬豫在堂兄弟們之間便有了一個別稱白石子,言道其性情頑如石子,不因人事而有曲意轉(zhuǎn)變。
此時在一座竹亭中,有幾名王氏子弟圍坐一圈,案上各擺蔬果酪漿,正談笑風(fēng)生。
位于中間的一個年輕人,十六七歲,雖是初夏時節(jié),風(fēng)和日暖,臉色卻略顯蒼白,頗有病態(tài),外罩氅衣,身側(cè)則有布屏以阻風(fēng)沙,貌似有些格格不入,但亭中人卻不以為意,甚至刻意緊湊一起而坐,在亭中給這年輕人騰出一更大活動空間。
另一名年已加冠的年輕人端起酪漿一嘗,繼而對那病態(tài)年輕人笑道:“日前我聽一同僚言道,交州有蹈風(fēng)之貍,取其心血和酒而服,可治風(fēng)眩。我已請托于人往交州去尋此貍,若果有奇效,修齡日后可不必避風(fēng)獨居,踏青宴游,何處皆可暢懷。”
說話這年輕人名叫王彪之,乃是前江州刺史王彬之子,已經(jīng)入品得官為著作郎,性情和善亦有決斷,能親睦族人,亦有任事之才。雖然面相尚有澀氣,須發(fā)卻隱有斑白,讓人望之便覺老成持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年县|
延川县|
克山县|
巫溪县|
卓尼县|
轮台县|
鹿泉市|
南陵县|
平舆县|
永平县|
平舆县|
曲松县|
安多县|
乐清市|
金乡县|
黎川县|
泾源县|
五华县|
盐亭县|
沁源县|
临沂市|
玉屏|
萝北县|
怀安县|
克山县|
东海县|
淅川县|
崇阳县|
长泰县|
铁力市|
安福县|
浮梁县|
利辛县|
延寿县|
丽水市|
邮箱|
赣州市|
津市市|
色达县|
洞口县|
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