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他強行壓抑心情,開始處置工作,打開第一份文檔,內容是北月洲艦隊的第五艘超級戰艦遠征號已于日前飛離北辰洲,該艦將于不久后抵達北月洲……遠征號?用不用搞的這么明顯?
北月洲計劃舉行一場小范圍的服役儀式,該艦將于儀式結束后立即奔赴太陽系外圍,與其他超級戰艦一道圍剿剩余的外星人。
嗯,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須優先安排。
打開第二份文檔,軍方在木衛二上的第一座永久性基地即將竣工……這個轉交下面處置就行。
第三份,阿三越境,需要北月洲抽調戰艦監控爭議地區……該死的阿三,才消停幾天又開始搞事情,必須好好教訓!
第四份,太平洋某區發現水下巨獸,險些拱翻巨輪,請求北月洲派艦協助調查……
各種各樣的事務令葉涵煩悶不已,心煩意亂的他干脆把工作扔在一邊,呆呆地坐在那兒發愣。
過了好一會兒,他的心情才平靜一些,打開個人終端開始起草報告,建議先搞清天狼星的情況,再執行遠征或移民計劃。
下班前,葉涵將報告發至吳瀚的工作郵箱。
幾天后,北都向設計部門下發了新的研究計劃,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新的大口徑空間望遠鏡。
空間望遠鏡本身并沒有什么技術難題,但這一次要求的精度更高,而且限制了研制時間。
為了搶時間,設計部門從開始就放棄了光學鏡片,采用成熟的反射式結構,連一個星期都沒用上,就拿出了一套可行方案。
北月洲拿到設計圖紙后立即安排生產,硬是搶在遠征號抵達前完工,望遠鏡將由遠征號帶至土星……那里遠離太陽,可以將陽光的影響降到最低。
兩個月后,空間望遠鏡抵達土星并成功展開,經過一段時間的調試之后,正式開始觀察星空。
4.2光年的比鄰星、6光年的馬納德星、7.7光年的沃爾夫359、8.2光年的勃蘭得2147、8.4光年的鯨魚座UV、8.6光年的天狼星……所有臨近太陽的恒星都是重點觀察對象。
空間望遠鏡對每一顆恒星的觀察時間都沒有限制,而且通過各種手段屏蔽恒星的光芒,尋找行星的蹤跡。
這是個非常艱難的工作,但空間望遠鏡非常完美地完成了這一工作,數日后,一組高清照片發回北月洲,照片上是紅矮星半人馬αC,即名聞遐邇的比鄰星。
另外,還有更遠些的A和B,以及圍繞它們公轉的數顆行星。
讓所有人都意外的是,居然有兩顆行星位于宜居帶之內,而且行星的成分與地球非常相似。
雖然以目前的技術還不能確定行星上的具體環境,但是這兩顆行星絕對擁有星際移民的價值。
消息傳出,頓時轟動全球。
人類已經遭受了一次外星入侵,只有走出太陽系,才能保證人類在下一場星際戰爭之后依舊存續。
或許有人會說,三星系統環境太惡劣。
但實際上并不是這樣,A和B這兩顆恒星之間的距離在35.6到11.2 個天文單位之間不斷變化,也就是說,雙星最親密的時候,其距離也比太陽到土星的距離遠一個天文單位。
在土星看到的太陽面積只有地球的1%,換句話說,這兩顆恒星的距離足夠遙遠,不管行星位于哪一顆恒星的宜居帶,另一顆恒星的光芒都不可能大幅度影響行星上的氣候。
還有比這更合適的殖民星嗎?當然沒有!
不久之后,對另外幾顆恒星的觀察也有了結果,空間望遠鏡的觀察證明了行星在宇宙中的廣泛存在,幾乎每一顆恒星身邊,都伴隨著數量不等的行星,其中也包括天狼星!
觀察也發現了圍繞天狼星公轉的幾顆行星,包括一顆位于宜居帶內的行星。
盡管軍方進行了持續的觀察,但天狼星的亮度遠遠高于太陽,觀察只能確定那里有一顆行星,無法確定行星上的具體環境,更不可能確定那里有沒有外星人。
由于天狼星的直徑是太陽的1.7倍,亮度更是遠超太陽,因此天文界普遍認為,那里的行星環境不適合人類殖民。
半年之后,北都率先公開星際殖民計劃,準備組建一支由一艘移民船和四艘超級戰艦組成的移民艦隊,艦隊目標是4.3光年外的半人馬雙星,具體殖民哪一顆行星,必須等抵達目標后視情況而定。
北都面向民間公開召募志愿者,并對志愿人員提出相應的要求。與此同時,軍方內部同樣征召志愿人員,組建移民艦隊,為移民船保駕護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