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很有趣。康拉德·科茲以一種抽離的態度審視著自己周圍的一切。 這種“抽離”并不只是通常概念上的那種“抽離”,正如他現在的“周圍”也不是日常語境中所表達的那種“周圍”一樣。 一方面,他確實行走在這艘破破爛爛,縫縫補補,似乎快要難以為繼,但依然在虛空中茍延殘喘的艦船上。他在他子嗣們的哀嚎聲中,看著另一些子嗣們迅速地“處理”著目前需要被處理的一切——稀少的凡人船員,渾渾噩噩的奴工,他們需要通過驅使這些比機仆好不了多少的東西們來操縱艦船本身,好讓它在它的主人們陷入痛苦譫妄的同時為它主人的主人效忠。 理論上并不需要護衛的科茲在此行中依然帶著自己身邊的十八個人,就是為了這件事。他不是很想浪費自己的時間去和凡人溝通。他當然做得到,但他沒有那種耐性,而軍團的士兵就是為了這些雜事而存在的。 另一方面,他并未身處于現實當中的艦船上。他的意識高懸在浩瀚洋中的某處,向下俯瞰著自己的軀殼在艦船上閑庭信步,俯瞰著自己周圍的子嗣輕而易舉地鎮壓著幾乎可以算是沒有的反抗行為,俯瞰著更多午夜領主阿斯塔特戰士們的哭嚎與掙扎——就好像,他是黑夜中的王者,高踞在象征權力的塔樓之上,睥睨著這一切。 他走在一艘船中通往艦橋的路上,但卻將整個艦隊中的所有阿斯塔特盡收眼底;他檢閱著此時此刻午夜領主根本不存在的軍容軍紀,卻也同時在對他們所有人過往中犯下的罪孽做出審判。 這感覺真奇妙。科茲這么想。 在真正動手嘗試這樣做之前,他完全不知道自己竟然能在同一時間里翻閱五萬三千六百四十二份基因子嗣的人生。當然,他在某種程度上利用了亞空間時間流速與現實不同的這一特性做了弊,但,在這之前,他也不清楚還有這種作弊的手段。 很有意思的一點是,這支艦隊中的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他們中阿斯塔特的總數在六萬有余。作為午夜領主的原體,非常清楚自己子嗣到底是怎樣“運營”整個軍團的科茲,只要稍微一想就能搞清楚,這到底是怎樣產生的烏龍了: 這些分幫結派的戰幫首領們照管自己所有的兵力就像童話中的巨龍看守自己的財產,他們不會允許其他人過多地探知自己的真正實力,在自報家門時會故意讓自己報出的數字產生虛高——這往往是出于虛榮或者虛張聲勢之類的原因。 午夜領主們自己也都知道自己的同僚們是怎樣的德行,在戰幫集結點算人數之后,沒有人相信那個被統計出來的八萬有余的數字。但以此為依據,他們普遍認為六萬左右是一個差不多真實的數據,只可惜,情況要比他們所以為的還要更殘酷一點。 科茲的一部分事不關己地分析推演著這些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一部分指揮著他的軀殼心不在焉地走進了這艘船的艦橋。在他簡單地處理負責其中工作的機組人員時,這場審判中的第一個死者出現了;在他意識到,那些還有行動能力的凡人將目前發生的這件事認作另一場混沌戰幫與混沌戰幫之間的傾軋,并為求保命毫不猶豫地投降時,又有第二個、第三個罪犯近乎同時地宣告了死亡。 他們在亞空間中走得太遠了。科茲冷酷地想。不管他們有什么原因,不管他們是為了什么想要求取這些本不該屬于他們的力量,他們都走得太遠了。結局已定,他們必須死。 接下來,他看著自己利用通訊裝置,向這艘艦船所屬的整個戰幫宣告了自己的存在,并要求他們歸順。這并非對星際戰士,而是對負責操控艦船的凡人們做出的發言。放在其他軍團,或許整件事情不會如此順利,但這可是午夜領主——因此他滿意地聽到了通訊鏈路中,以顫抖的聲音宣誓效忠的投誠信息如雪片般飛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