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八百八十一章 (書接上文~) 島國,東京。 世田谷區,小田急線沿線附近鱗次櫛比的高級住宅區。 大衛站在客廳里,微微偏頭對著攝像機和幾人說道。 “現在,讓我們拋開島國近幾年的貿易順差不談~” “上一次石油危機以來,各國之間的貿易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模式,而這也將成為一個長期性的問題。” “島國與想起提供主要工業原材料的印尼、沙特、澳洲、加拿大等國的貿易長期保持著逆差增長;與高收入國家的貿易則始終保持著順差,這些國家先進的工業制品與島國是競爭關系。” “比如,從75年開始米國中西部地區,重工業的心臟,開始被一些媒體稱作鐵銹地帶,成了去工業化這一頑疾的第一批受害者。” “此后,加拿大和歐洲各國也有了各自的鐵銹地帶~英國的中西部地區、德國的魯爾工業區、法國和伊利石的煤鐵城市,都將很快與美國往昔的工業重鎮一樣破敗凋零。” “貫穿整個黃金時代,各國的制造商都從看似永無止境的商品需求中獲益。” “他們獲取的利潤豐厚,遠遠高于農業、采礦業或服務業。” “而這些增長的資本,又被投入到了提高工資、研發新產品和建設更多的工廠上面,希望能在工業發展大潮中賺到更多更多。。” “不過到了73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加之島國憑借戰后二十年的奇跡飛躍,成功擠入先進制造國家的行列,讓周邊幾個國家和地區也受到了啟發,紛紛走上了快速工業化的道路。” “但是,在石油價格攀升提高成本的條件下,仍然出現了全球制造業生產能力過剩的問題,大批工廠都僅是部分開工,或者干脆完全關閉。。” “但是在代議民主制的社會中,沒有任何政府能夠被動接受某個行業的整體小王,以及隨之產生的大量失業。” “挽救行業衰退的政治壓力,是非常大的!” “米國、加拿大和西歐各國在面對制造業危機時,第一反應都是復制地方工業并保住工人們的飯碗。。” “在米國,救援行動主要是以貿易保護的形式展開。。” “74年,國會開始為了大企業和工會的行動鋪路,聲稱進口對他們造成了嚴重損害,憑借《1974年貿易法》向各國施壓,要求減少向米國運動的貨物總量。。” “如果各國不愿主動配合,新法律將按照受損企業的要求提高關稅,直至該產品被趕出米國市場為止。” “隨后,米國國內各行各業的生產商,開始一致宣稱他們受到了嚴重損害,要求政府必須把他們的境外競爭者攔在國門之外。。” “而最終的結果,是形成了某種奇特的產業政策~” “那些在呼聲中最能發揮政治影響力的行業受到了保護,而不是在經濟上更加重要的行業!” 大衛講到這里,故意微微低頭停頓了幾秒,望了一眼卡內斯,沉吟著說道。 “從我本人的角度而言,我并不喜歡涉足政治,更不喜歡被某些聽起來高尚、偉大的呼聲裹挾著。。做一些不符合我性格和利益的事情。” “所以,我后面要說的話都是就事論事,如果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斷章取義、惡意曲解了,我將給予反擊!” “。。”卡內斯聽到大衛竟然會突然說出這句話,有些撓頭的看向幾人,目光漸漸落在了攝像機上,似乎明白了什么。 大衛長長吐出一口氣,拿著粉筆的手背在身后,挺起胸膛繼續說道。 “77年12月,米國國會批準政府內部成立了一個獨立機構,國際貿易委員會。” “它在聽取企業和工會的請愿后,可以裁定此行業確實受到了進口商品的嚴重損害,而這些進口商品有四分之三來自島國!” “78年初,委員會開始敦促沃樂恩·懷特總統內閣出臺一些針對島國進口商品的增加關稅政策,被總統拒絕了。。” “因此,米國各大媒體都開始認定~懷特總統是一個自由貿易主義者和親島國溫和派領導人。” “但是在幾個月后的78年6月,多位國會議員要求國際貿易委員會必須再次調查此事,委員會也再次向總統建議提高關稅。” “而這一次,懷特總統沒能頂住壓力,同意將部分進口關稅提高15%-35%,為期三年,從79年1月1日開始執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