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香江。 傍晚~ 九龍半島,尖沙咀。 梳士巴利道22號,半島酒店。 大衛在與小彼得聊了整整一下午之后,終于見到了他口中歐洲管理論壇亞洲區調研小組的負責人,納瑞亞·穆力。 小彼得在給兩人做介紹的時候,發現大衛在看到納瑞亞·穆力的眼神里沒有太多驚訝,反而是顯得非常真誠,心里嘖嘖稱奇了幾句,嘴上卻說道。 “都坐吧~” “大衛你也看到了,納瑞亞·穆力先生是印度人,他的家在被譽為南印度之門的金奈,家族世代都在從事海上貿易。” “另外,他還是香江匯豐銀行唯一一位印度裔獨立董事,這次受到歐洲管理論壇董事會的委托,負責對亞洲地區各國進行競爭力評判。” “哦。。”大衛著坐下來的納瑞亞·穆力,掃了一眼“窩”在旁邊沙發里的卡內斯,微笑問道。 “穆力先生,您近些天一直都在香江嗎?” “沒有。” 膚色略顯黝黑,戴著一副金絲邊眼鏡,看上去已經年過四十的納瑞亞·穆力,目光在小彼得和卡內斯身上掃過,向大衛露出一個“公式化”的微笑,答道。 “我帶領的小組,最近剛剛完成對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新德里的競爭力調研,下一步準備在香江停留幾天,再去島國東京。” 小彼得此時接著說道:“納瑞亞,關于新加坡黃金市場的交易情況調查報告,你帶來了嗎?” “是的。” 納瑞亞·穆力從隨身攜帶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交給小彼得之后,解釋道。 “我們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e)與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ime)調研時,發現一些當地人在購買黃金制品的時候,并不喜歡去當地的銀行,而是更愿意去信譽比較好的金店。” “所以我們在新加坡政府的協助下,走訪了多家當地最大的金店,拿到了近半年以來它們的詳細銷售數據。” 納瑞亞·穆力抬手指了一下小彼得手中的文件,目光看向慢慢從沙發里坐起來的卡內斯,微笑著點點頭,繼續說道。 “去年九月和十月,整個新加坡的黃金制品銷量都處于非常平穩的趨勢。” “十一月,由于國際金價小幅上漲+臨近新加坡傳統節日消費旺季,當地黃金制品銷售量出現了一波大幅度上漲。” “一月新年后,整個新加坡的金店都進入了銷售旺季,每天出售黃金制品的重量大約都在7000盎司以上。” “二月,國際金價再次大幅度上漲,新加坡的金店開始接受客戶預定的投資金條訂單,以每根金條兩百克為標準,大約銷售了700根左右。” “三月一日,由于新加坡人搶購黃金的熱度一直在升高,新加坡政府向公眾發布了一則通告~” “凡是想投資黃金金條的投資者,需要在每次購買時,每人次限購一千克!” “這則限購令一經發布,讓全新加坡的金店都被想要搶購黃金的投資者淹沒了。。” “上周,我們在新加坡機場準備離開的時候,又發現許多從印尼和馬來西亞趕來購買投資金條的投資者。。” “后來我們推遲了乘坐的航班,經過詢問才得知,他們在本國已經無法用較低價格搶購到投資金條了,只能到新加坡碰碰運氣。。” 小彼得在這里忽然抬起頭,向大衛解釋道:“我們趕來香江,就是和他約好了見面。” “可是他在新加坡臨時更改了行程,讓我們只能再多等一天才拿到這份報告。” “嗯。”大衛表示對此非常理解,看向納瑞亞·穆力,舉手示意請他繼續降下去。 納瑞亞·穆力瞟了一眼陷入沉思的卡內斯,望向大衛點點頭,笑著說道。 “我們抵達香江之后,接到從印度新德里和孟買、金奈等城市傳來的消息~” “這種搶購黃金的情況,也在本月初的印度各大城市開始不斷出現。” “僅上周在印度首都新德里,黃金制品和投資金條的銷售量就超過了7500盎司,約合二百多千克。。” 卡內斯皺眉思索了幾秒,目光看向身旁的大衛,說道:“最近幾個月國際金價上漲了60多米元,各國媒體都對此非常關注。。” “突然出現的普通投資者搶購熱潮,是不是也在你的預料之中?” “嗯。” 大衛從納瑞亞·穆力的眼神里發現了一絲驚訝,笑著翹起二郎腿,說道。 “在我們北方的華國,有一句民間諺語~” “春江水暖鴨先知!” “意思就是當春天來了,室外溫度剛剛開始出現慢慢回升的跡象,鴨子們卻像是早知道水溫會變暖一樣,紛紛跑去水中嬉戲覓食。” “五年前爆發的那次石油危機,黃金價格從35米元一路瘋漲至200米元左右的場面,至今還清晰的留在人們的記憶里!” “延續了數十年的布雷頓森林體系,讓貴金屬黃金在普通人的心里被視為最能在大危機中保值、升值的投資品。” “現在,又一次石油危機即將爆發~” “普通人希望能通過投資購買黃金的方式,讓自己的財富保值,也就不足為奇了。” “只不過。。”大衛看向小彼得手里的那份文件,笑著聳聳肩,對卡內斯說道。 “現在出現的黃金搶購熱潮屬于熱身階段,還不足以推動國際金價繼續上漲。” “想要繼續推動金價上漲,媒體的力量非常重要!” “因為它能通過不斷地追蹤報道,喚醒更多人對于石油危機的那段記憶,讓黃金搶購潮進入下一階段。” “嗯。。”卡內斯雙腿蜷起,單手支著下巴想了想,頗有同感的說道。 “上次我投資黃金的時候,各國媒體對于金價上漲的追蹤報道,引起了很大一波搶購潮。。” 大衛對此感覺非常好奇的看著卡內斯,問道:“那你上次為什么只賺到三千萬米元?” “是因為本金太少嗎?” “不完全是。。”卡內斯撇著嘴搖搖頭,瞄了一眼小彼得和納瑞亞·穆力,低聲道。 “我當時還在上大學,家人不同意我放棄學業參與投資。。” “那你。。在哪兒念書啊?怎么從沒聽你提起過?你屬于肄業生嗎?” “是啊。”卡內斯歪頭看著“高中生”大衛,嘴角露出一個壞笑,答道。 “你不提起這件事,我都快把它忘了~” “我的一個姑姑在劍橋大學商學院教書,你有沒有興趣去她那里讀書啊?” “劍橋大學的美女很多哦!” “你去那兒不僅能讀書,還能和蒂爾達·斯文頓。。再繼續發展一下!” “滾蛋!”大衛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嗤笑道。 “哪兒的美女都沒有紐約曼哈頓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