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太平洋的另一端。 島國中西部,富山縣富山市。 清晨~六點一刻。 港口外十五海里的油輪停泊點,旁邊的海面臨時停泊著一艘小艇上。 馬拉特、尤里·奧洛夫和木原信成三人,頂著刺骨的寒風,望著黑暗中的油輪緩緩啟航,向著北方駛去~ 二十分鐘后。 馬拉特三人回到小艇駕駛艙。 小艇駕駛員很自覺的摸出香煙走出去,把空間留給了三人。 尤里搓著有些凍僵的臉頰,皺眉看向馬拉特問道。 “**夫提起的這些,和我們得到的情報差別太大了吧?” “嗯。。” 馬拉特摘掉手套,用手抹了一下胡須上凝結的冰冷水滴,嘆了一口氣,解釋道。 “在我的記憶里,有很長一段時間熊大國百姓都承受著肉類短缺帶來的困擾。。” “普通的雜貨店會有出售新鮮蔬菜和黃油、面包、糖等,但對于動物蛋白來說僅有醫生香腸或者類似的其他香腸,被制成罐頭的海產品,各種新鮮肉類產品經常缺貨。” “不過早在1965年,勃列日涅夫上臺后,普通百姓就開始有機會與那些精英們一同進入小白樺商店,購買一些進口商品和食物。。” “但這些小白樺商店出售的商品,只收政府統一印制的外貿盧布支票(Вhewпocылtopг)。” “1958年,熊大國政府推出的這類外貿支票,是因為原來訂貨目錄非常不方便,而且會引起一些問題。。” “例如:如果外貿送來的進口鞋子或衣服不合適,訂購的商品是無法進行退換的。” “熊大國政府為了解決這些矛盾,豐富外交人員的支付方式,增加他們的工作福利待遇,以及為外國友人來訪提供更多的便利,才開始印發這些按照米元固定匯率的外貌支票,作為購買小白樺商店特供進口商品的憑據。。” “而米元作為國際商品市場的通用貨幣,對于每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 “我移民米國之前,就曾見過一些人在小白樺商店門前倒賣外匯支票和兌換米元外匯。” “但這些人只要被警方抓到,就會因商業投機行為的罪名,被判入獄5-8年。。” “數額巨大的,還有可能會被判10-15年,甚至是死刑。。” “所以,小百花商店里的售貨員,很少會主動向平民購物者索要外匯支票的相關合法憑證,或詢問這些米元外匯的來路。” “唔~就是這個?”尤里從兜里摸出幾張花花綠綠的票子,遞到馬拉特面前。 馬拉特接過它們,感嘆的搖搖頭,笑道:“是啊,就是這些!” “不過,這種是76年印制最新版的外匯支票,面額從1戈比到100盧布不等。” “小白樺商店外面地下黑市的兌換匯率,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達到1:15到1:3不等。” “近幾年,由于普通民眾對于各種進口商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小白樺商店里面出售的商品又時常會出現斷貨的情況。。” “所以,現在就像**夫說的那樣,在納霍德卡商港地下黑市這邊,外匯支票通常能夠兌換到其面值3倍以上的盧布。” “并且最近一個月,這種令人咋舌的夸張兌換比例,還有繼續上升的趨勢~” 馬拉特把手里的這些外匯支票,遞給了木原信成,苦笑道:“也就是說,熊大國政府給出的外匯兌換比例,是2米元:1盧布。” “而在地下黑市的外匯支票市場,恰好相反~1米元外匯支票:3盧布,甚至更多。。” “但米元現金在地下黑市兌換盧布的比例,卻遠沒有這么夸張~” “因為外匯支票是政府印發的統一支付票據憑證,米元則是從各種非官方的地下渠道流入市場中。。” “如果大批米元出現在市場上,將會引起特供商店的商品持續斷貨,直接導致商品市場出現價格紊亂、供需關系失衡等大麻煩。。” “這也正是第一次**夫領著油輪過來交易,特意講明了要一批80萬米元的商品作為本次交易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些商品在我們這邊都可以花費很低的價格,隨意買到~” “等它們隨船返回納霍德卡商港,再被裝進西伯利亞的火車,運到西邊的莫斯科等大城市附近。。” “它們的身價至少要翻幾倍,甚至是十倍!” “比如,**夫讓那些船員們去街邊商店里買的指甲刀,在小白樺商店的售價與一公斤進口鮮牛肉的價格差不多!” “可在這里,二十幾個質量不錯的指甲刀,才能換一公斤進口鮮牛肉。。” 馬拉特故意向尤里和木原信成舉起雙手,神情古怪的感嘆道:“幾倍、甚至十倍以上的收益!” “他們只需要一次毀約,就能輕松賺到。。” “要是換成你們,會選擇冒著生命危險,搏一次嗎?” “也。。許吧!”尤里撇著嘴,挑了一下眉毛。 木原信成低頭看著手里的外匯支票,緊皺著眉,低聲問道:“那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不是等于替代維多公司,頂在了前面。。?” “沒錯!” 馬拉特看了一眼面露擔憂的尤里,笑道:“之前,維多公司還只是與那群地下黑市商人達成了合作,購買原油現貨。。” “我們的存在,讓他們可以花費很少的代價,就能無須再直面可能會引起的各種麻煩,以及熊大國政府的約束或制裁。。” “而熊大國那邊主導這些交易的人們,也可以把我們視作互惠互利的臨時工~” “想用的時候,我們大家都能賺錢。” “不想用的時候,他們也可以隨時丟過來幾頂大帽子,讓我們吃個啞巴虧。。” “所以,**夫叔叔才會主張現金交易,交貨時付清全款!” “。。”尤里和木原信成對視一眼,沉默的點點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