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之前,都是老摩根先生在管。。” “近幾年,他的身體出了一些小問題,就把這些事情都交給茱莉來管理了~” “茱莉叔叔?!” “是的!” “那這次島國商團來紐約。。不會只是為了去年米國政府頒布的那一系列,控制進出口貿易逆差總量的政策吧?” “當然沒那么簡單!” “你說的這些,都只是對外公開的借口而已~” “他們幾乎每年都會利用各種理由或借口,在年初或年末的時候,組團來米國東部的紐約一趟。。” “至于他們每次過來都是為了達成什么目標。。” “還是我們見面了,再跟你詳談吧!” “嗯~” 大衛用右手支著下巴,一邊習慣性的用手摩挲著下巴上的胡茬,一邊皺眉看向馬拉特和尤里·奧洛夫,說道。 “二戰!” “其實,三十多年之前結束的那場慘烈大戰,為如今世界所帶來的一系列重大改變~” “戰后島國的財團重組歷史過程,也只是我們能看到的一些片面而已。。” “米國的各個財團之間,在二戰后的相互滲透、融合,使一些財團由戰前的單個家族控制變為多家族控制。” “很多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財團,雖保持原來的家族名稱,但實際已由幾個甚至更多的家族所支配,使財團的資本構成進一步復雜化、隱匿化了。” “再加上現在家族辦公室的盛行。。讓多家族聯合辦公室(**fo),逐漸替代了原本的單一家族族長+家族主要成員,組成的單一家族辦公室(sfo)。。” “所以,帕克!” “你才會說。。摩根占股3.7%,而不是摩根家族占股3.7%!” “對嗎?” “。。是的!” “ok!” “我們還是回歸正題,說說現在的安田家族吧。” 話筒對面的帕克先生沉默了一會兒,悠悠的說道。 “安田家族,在二戰后家族全員都搬回了他們的故鄉,富山縣富山市。” “安田楓一郎,就是在那個時期出生的。。” “跟在他身邊的和田俊樹,是安田家族搬回富山市以后,資助的眾多戰后貧困兒童中最出色的年輕人之一。” “和田俊樹,1946年出生于島國中部的長野縣。” “他的父親在年輕時意外瞎了一只眼睛,所以沒能加入二戰時期的島**隊。。” “富山縣因在戰時遭遇了多輪空襲,受到毀滅性的破壞,在戰后急需大量勞動力重建城市。。” “所以,和田俊樹的父親就領著一家人從長野縣的一個小山村,搬到了富山縣富山市。” “1951年,和田俊樹的父親突發重病離世,留下他和兩個哥哥+兩個妹妹,一起跟著母親艱難的生活。。” “1953年7月,和田俊樹跟著母親前往碼頭魚市場打零工的時候,偶然碰到了安田家族的一名外系成員,澤川源介。” “澤川源介發現,當時年僅7歲的和田俊樹在幫助魚販打理生意的時候,居然能跟很多買魚人熟絡的聊天。。” “并且,和田俊樹在數學方面也有著非比尋常的天賦。” “他在跟隨澤川源介回到安田家族之后,只用了短短的兩年時間,就學會了初中以前的所有數學課程。。” “1958年,12歲的和田俊樹,以非常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早稻田大學附屬高中。。” “1965年,他在早稻田大學拿到了理工學院研究生學位。。” “1968年,他跟隨博士生導師發表的一篇經濟學專業論文,被知名雜志《經濟學人》的編輯看中,為其匿名發表在了最新的一期雜志上。。” “1970年,和田俊樹經由澤川源介的推薦,進入富士財團所屬的丸紅株式會社( 丸紅公司)實習工作。” “半年后,他就被晉升為丸紅公司投資發展研究室的室長。” “1972年9月,和田俊樹與安田楓一郎的妹妹,在富山市低調完婚。” “安田楓一郎畢業之后,和田俊樹就辭去了所有工作,跟在他身邊直至去年~” “去年,早稻田大學成立的現代政治經濟研究所,向和田俊樹發出了特約研究員的邀請。” “所以現在他身上除了一個研究員的身份之外,對外公開的身份和職業都是一片空白。” “不過引他進入安田家族的澤川源介,現在是富士財團商業情報研究室的室長。” “我剛才說的這些信息,大部分都是從澤川源介本人口中得到的。。” “另外,安田楓一郎現在也成婚了。” “他的妻子是nian公司創始人鲇川義介的親族后代,井上家族的一位小姐。” “井上家族,是最早支持鲇川義介創業的投資者之一,也是目前以nian公司為中心形成的企業集團最大持股股東之一。。” 話筒另一端的帕克先生,說到這里就“戛然而止”沒有任何動靜了。。 “。。然后呢?”大衛歪頭看著話筒,追問道。 “稍等!我先接個重要電話。” “額。。好吧。” 大衛撇了撇嘴,向馬拉特、尤里·奧洛夫和花匠先生聳聳肩,攤手笑道。 “我不知道你們在聽完這些以后,有什么感想。。” “反正我是覺得。。這位看起來還不到三十歲的和田俊樹,居然經歷了充滿曲折且勵志的傳奇三十年。。?” “他7歲就已經在碼頭魚市場打零工了,我在7歲的時候。。好像還。。” “額。。” 大衛回憶著腦海里那段不屬于“自己”的記憶,感覺有些牙酸的咧著嘴,向尤里·奧洛夫挑挑眉毛問道。 “你7歲的時候,在干嘛?” 尤里·奧洛夫放下手里的筆,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我。。忘了~” “呵呵~” “你呢?馬拉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