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何喜文所說的一個后堂,除了一個餐廳以外,還有一間暗室。 在鄚子布以媽祖的名義發了血誓之后,兩人的關系大為拉進了。 甚至鄚子布手指鮮血未干,何喜文就主動牽起他的手,兩人把臂一起往前走。 其實,不光鄚子布在觀察、揣摩何喜文。 何喜文也在觀察、揣摩鄚子布。 在這個窮人能勉強吃飽飯的乾隆中前期,大陸上大部分人都已經遺忘了故國。 因為要從個人角度來看,明朝晚期這些年,對普通百姓可稱不上友好。 甲申之后的亂戰中,百姓更是被拖累的十死六七。 在大明朝,他們沒有吃到多大塊的蛋糕,你就沒理由要他們為大明朝流干最后一滴血。 那些吃到了蛋糕的,則要么血已流干,要么早已屈膝。 所以,現在還能矢志不渝想要反清,而不是把這個當做口號標榜自己英雄的人,是極為珍貴,難得的。 何喜文就是這樣的人,他也希望鄚子布是這樣的人。 畢竟河仙鄚家,特別是外祖是陳上川的鄚子布,簡直是根紅苗正的代表,也是因為河仙鄚家對于何喜文來說,是個非常不錯的落腳點。 他綁了魏日坤是為什么,其實就是想用魏家和貨物,想用堵住會安貿易的航道,來逼迫會安城的明香人出面。 他也想成為明香人,至少想明香人把他當做同路人。 這樣的話,何喜文手下這一千多海盜和三四千家眷,在被滿清圍剿到無路可走的時候,總能有個最后的落腳點。 但何喜文失算了,會安的明香人早就本地化,內部實行的也是議會總統制,并沒有一個強力的領袖。 羅阿爺作不了這個主,就算做得了,他也不會來做這個主。 他們能庇護鄚子布,但絕不會接納何喜文。 這就是何喜文在占婆島鬧了這么多天,但羅阿爺完全不管不問,紋絲不動的真相。 也是魏日坤信心滿滿的上島,但最后卻身陷囹圄,毫無辦法的原因。 但鄚子布不同,他跟何喜文是一類人,祖先甚至還有交集,背后還有河仙鄚家托底。 更重要的是,何喜文早就騎虎難下,正好可以借著鄚子布這個由頭給自己一個臺階下,拿了魏家的財貨,但可以放了魏日坤,另外再找落腳點。 但,這是一個雙輸的結果。 何喜文劫掠了兩三船物資,但是他的目的沒有達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