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2章 法蘭西人-《人在南洋,但岳父是鄭信》


    第(1/3)頁

    潮州魏家哪怕是在閩越之地,那也是下南洋的老資格了。

    明朝初年他們家在潮汕之間就擁有自己的港口、碼頭和客棧,能跑到舊港的大船二十多艘,甚至自己還能造船。

    不過明清兩代的海禁和對海上走私的嚴厲打擊,沉重打擊了魏家的海運產業。

    到了現在,魏家在潮州已經幾乎沒有多少實力,唯有在南洋,子孫廣布,成為了南洋數一數二的潮佬家族。

    鄚子布隨著洪阿漢一起往清商聚集北城東面走去,很容易就發現這里與明香人占大多數的西面,各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原來雖然同是華人,但明香人和腦袋上留著辮子的清朝移民之間,還是有一條肉眼都幾乎看得見的鴻溝的。

    保持大明衣冠,束發的明香人看清朝移民總有一股優越感。

    他們哪怕回不去家鄉了,但心里還是為當年父祖輩的選擇而自豪,認為自己是不屈胡虜的英雄之后,清朝移民剃發易服,已經是虜了。

    滿清移民則有些忌諱與明香人糾葛的太深,畢竟我大清留頭不留發的規矩,以及隨之而來百余年高壓恐怖政策,還是非常有殺傷力的。

    哪怕到了乾隆時期,乾隆皇帝自己都留鬢角,別說金錢鼠尾,他的陰陽頭都快遮到額頭了,但民間對于辮子還是很敏感的。

    經過百余年的剃發易服白色恐怖,如今尋常的百姓早已忘卻了祖先衣冠是什么模樣,在這勉強能活下去的‘盛世’中,他們麻醉了自己,不去想那些饑不可食、寒不可穿的事情。

    甚至有些人這將些他們仍在堅持故國傳統的同胞,看成了反賊。

    因此,只有在祭祀媽祖,拜關公的時候,清朝移民才會和明香人一起。

    鄚子布就在潮州大豪魏家的閣樓上,看著遠處的洋商會館和福建會館嘆了口氣。

    洋商會館原本叫做大明會館,乃是明代華人在會安修建。

    及至大明亡天下,早期華人與大量明末清初南下的明香人合流,他們因為堅持故國衣冠,而失去了回祖國貿易的權力,于是逐漸演變為會安的坐地虎。

    通往大陸的商路航道則交給了新來的清朝移民,大明會館也支撐不住交了出去,因為甘愿失國失家的明香人全都已經在安南了,也就不需要會館了。

    倒是滿清移民還是知道點事的,沒有捅明香人的肺管子把大明會館改成大清會館,而是選了(南)洋(清)商會館,這么個奇奇怪怪的名字。

    但,洋商會館的命運很明顯跟大明會館不同。

    以前在大明時代,隆慶開海以后,朝廷是支持至少是默許下南洋的,大明會館甚至有半官方的作用。

    下南洋的華人在會安犯了罪,有些還會館上報給家鄉府縣衙門實施懲戒,有人在故鄉犯了大罪跑到南洋,衙門也偶爾會行文大明會館幫忙緝拿,這就賦予了會館半官方的屬性。

    但到了滿清,他們嚴厲海禁,把下南洋的百姓稱為莠民,完全棄之不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从江县| 梁平县| 玉环县| 和政县| 涿鹿县| 冷水江市| 济南市| 山西省| 太和县| 淮滨县| 时尚| 岑巩县| 云阳县| 崇义县| 新巴尔虎左旗| 博爱县| 滦南县| 自治县| 张家界市| 沙湾县| 休宁县| 陵川县| 庄浪县| 延安市| 张家口市| 乌兰察布市| 娄底市| 枝江市| 平顶山市| 秦安县| 嵩明县| 昌宁县| 漳浦县| 全南县| 日照市| 昌平区| 双城市| 那曲县| 上杭县| 巴塘县| 调兵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