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84章 何不瀟灑走一回(86)-《系統大佬燃爆全宇宙》


    第(1/3)頁

    二十八星宿,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為觀測日、月、五星運行而劃分的二十八個星區,由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各七宿組成。

    上古時代中國古人在靠近黃道面的一帶仰望星空,將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成若干個區域,稱之為二十八宿,又將這二十八宿按方位分為東、南、西、北四宮,每宮七宿,分別將各宮所屬七宿連綴想象為一種動物,以為是“天之四靈,以正四方”。

    古人先后選擇了黃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個星宿作為坐標。因為它們環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棲宿的場所,所以稱作二十八宿。二十八星宿是用來說明太陽、月亮、五星運行所到的位置。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曾被廣泛應用于古代的天文、宗教、文學及星占、星命、風水、擇吉等等術數中。不同的領域賦予了它不同的內涵,相關內容非常龐雜。

    二十八星宿(“宿”,拼音:xiu,中古拼音:siuh),又名為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它把南中天的恒星分為二十八群,且其沿黃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布的一圈星宿。它分為四組,又稱為四象、四獸、四維、四方神,每組各有七個星宿。[1]

    早在觀象授時的時代,古人已經認識到了恒星相互間的位置恒久不變,可以利用它們做標志來說明,日月五星運行所到的位置。經過長期的觀測,古人先后選擇了黃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個星宿作為“坐標”,也就是二十八宿。二十八星宿就相當于劃分了二十八個區域,只是這些區域并不是等份的。

    最初古人為比較太陽、太陰、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的運動而選擇二十八個星官作為觀測時的標記?!八蕖钡囊馑己忘S道十二宮的“宮”類似,是星座表之意,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為二十八個天區的主體,這些天區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稱為名稱,和三垣的情況不同,作為天區,二十八宿主要是為了區劃星官的歸屬。

    有關二十八宿及四象的記載,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于戰國初或漢代文獻。以文物考查的話,隨縣出土的戰國時期曾侯乙墓漆箱,上面首次記錄了完整的二十八宿的名稱。

    史學界公認二十八宿最早用于天文,所以它在天文學史上的地位相當重要,一直以來也是中外學者感興趣的話題。

    二十八宿從角宿開始,自西向東排列,與日、月視運動方向相同的一個為俞,音為“雨”

    古代觀測二十八宿出沒的方法常見的有四種:第一是在黃昏日落后的夜幕初降之時,觀測東方地平線上升起的星宿,稱為“昏見”;第二是子時觀測南中天上的星宿,稱為“昏中”;第三是在黎明前夜幕將落之時,觀測東方地平線上升起的星宿,稱為“晨見”或“朝覿”;第四是在此時觀測南中天上的星宿,稱為“旦中”。[2]

    古時人民為了方便于觀測日、月和五大行星(金、木、水、火、土)的運轉,便將黃道、赤道附近的星座選出二十八個做為標志,合稱二十八星座、或二十八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這七個星宿組成一個龍的形象,春分時節在東部的天空,故稱東方青龍七宿;斗、牛、女、虛、危、室、壁,這七個星宿形成一組龜蛇互纏的形象,春分時節在北部的天空,故稱北方玄武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這七星宿形成一個虎的形象,春分時節在西部的天空,故稱西方白虎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這七個星宿又形成一個鳥的形象,春分時節在南部天空,故稱南方朱雀七宿。

    曾侯乙墓漆箱上面的二十八宿

    由以上七宿組成的四個動物的形象,合稱為四象、四維、四獸。古代人民用這四象和二十八星宿中每象每宿的出沒和到達中天的時刻來判定季節。古人面向南方看方向節氣,所以才有左東方青龍、右西方白虎、后北方玄武、前南方朱雀的說法。

    二十八宿從角宿開始,自西向東排列,與日、月視運動的方向相同:

    東方稱青龍:角木蛟亢金龍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南方稱朱雀: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

    西方稱白虎:奎木狼婁金狗胃土雉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

    北方稱玄武: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獝。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武县| 屯门区| 伊宁县| 郎溪县| 荣昌县| 呼伦贝尔市| 门头沟区| 文山县| 郑州市| 甘孜| 庄河市| 浦北县| 宣武区| 高安市| 奇台县| 松江区| 宁明县| 多伦县| 岱山县| 庐江县| 怀集县| 邵阳市| 象州县| 宁陵县| 汶上县| 同心县| 阿合奇县| 铜川市| 隆回县| 抚远县| 厦门市| 乡宁县| 天水市| 渝中区| 西丰县| 奎屯市| 沈丘县| 湾仔区| 汉川市| 桐庐县| 个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