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恒星其他分類:非變星,變星 變星分為:造父變星,食變星 行星按組成和體積分為:類木行星,類地行星 衛星是指在圍繞行星軌道上運行的天然天體或人造天體。 月球就是最明顯的天然衛星的例子。在太陽系里,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天然衛星。太陽系已知的天然衛星總數(包括構成行星環的較大的碎塊)至少有160顆。 天然衛星是指環繞行星運轉的星球,而行星又環繞著恒星運轉。就比如在太陽系中,太陽是恒星,我們地球及其它行星環繞太陽運轉,月亮、土衛一、天衛一等星球則環繞著我們地球及其它行星運轉,這些星球就叫做行星的天然衛星。 木星的天然衛星最多,其中17顆已得到確認,至少還有6顆尚待證實。天然衛星的大小不一,彼此差別很大。其中一些直徑只有幾千米大,例如,火星的兩個小月亮,還有木星,土星,天王星外圍的一些小衛星。還有幾個卻比水星還大,例如,土衛六、木衛三和木衛四,它們的直徑都超過5200千米。 亮度 決定人們觀察星星是明是暗的,主要有兩個因素: 一是由于星星發光能力的大小。 二是星星和人們之間距離的遠近。 天文學家通常把星星發光的能力分為25個星等, 發光能力最強的比發光能力最差的大約相差100億倍。 離人們距離近的星星它的發光能力強,因此人們看到它就會亮。可是,即使發光能力相當強的星星,假如離人們十分遙遠,那么它的亮度也許還不及比它的發光能力差幾萬倍的星星。 星星越亮,星等就越小。最通用的星等系統之一是u(紫外)、b(藍)、v(黃)三色系統(見測光系統“class=link-測光系統”),絕對目視星等m=+4.83等,色指數b-v=0.63,u-b=0.12。由色指數可以確定色溫度。 比如,有一顆叫“心宿二”的恒星,它的體積大約是太陽的2.2億倍,發光能力也大約是太陽的5萬倍,但因為它離地球有410光年,人們只可以看到它是一顆閃爍著紅光的亮星。假如將“心宿二”移到太陽的位置,它射出來的光及熱就會把地球烤成什么都消失了的大石球了。 形狀 如果不受外力的作用,一切物體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都有向中心聚集的趨勢。最集中的結果就是圓球形啊!星星雖然表面上是固體的,但是由于固體也是有變形性的,并且固體碎顆粒是可以移動的,這些都使它向球形轉變成為可能。 星星內部的能量的活動使星星變的形狀不規則。但是,高山的石頭是受星星引力(萬有引力)而從高處向下滾的,河流將泥沙從高處帶到低洼的海洋(河流也是受星星的萬有引力而流動的)這些都是向中心集中的例子,它們都使星星由不規則變成球形。 如果星星內部停止活動,許多億年后,星星將可能變成一個非常標準的圓球形(離心力和其它天體的引力除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