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單于請明言?!? 玄燁繼續(xù)說道:“據(jù)探子回報,這里是周軍屯糧之地,周軍之所以敢肆無忌憚地在此圍而不攻,便是因為他有好的后勤運輸以及足夠的糧草補給。所以只要我軍能夠突破敵人的防線,把周軍的糧草給燒了,那么周軍必然會不戰(zhàn)自亂,到時候再趁機追殺,破敵便是易如反掌!” 聽到這里,馬山威嘿嘿一笑道:“懂了,那我這就去點齊兵馬,放火燒了敵人的糧草,這樣就能夠替老單于報仇了!” 玄燁繼續(xù)說道:“馬將軍,敵人狡詐,又加上很多猛將,你一定要小心,遇到事情不順,就趕緊撤回來,千萬不能戀戰(zhàn)?!? 雖然玄燁相信馬山威的武藝,但是他也知道馬山威的性格,所以對他十分不放心。若是在以前,可以隨便找個大將帶著他,可是如今他麾下眾將士人才凋零,根本沒有什么可用之人。自己還要留在城中坐鎮(zhèn),所以他只能讓馬山威獨自前去。 薛仁貴之所以最近沒有進攻,并非是想要把玄燁圍死——只是因為薛仁貴想用攻心之計迫使玄燁出城投降。就像大玉兒說的,薛仁貴和龐統(tǒng)本來就是擔心多爾袞會降而復叛,因為多爾袞確實是個英雄人物,但是他們對玄燁卻沒有多少在意。玄燁武力是武藝還是統(tǒng)兵,都不算是一個出色的將領。 而這段時間,薛仁貴把投降的扶余將士好好地做著思想工作,同時答應他們,只要以后能忠心為大周效力,那前景絕對比跟著多爾袞的時候好。在面對生死的抉擇,很少有人能夠堅持初心。特別是這些將士之中,大多數(shù)都是其他部族的,因為是多爾袞的武力才使得他們不得不效命于多爾袞?,F(xiàn)在既然還有其他選擇,他們也便安心下來,接受薛仁貴的調遣。 有這些本土人的幫助,薛仁貴加大力量宣傳大周的政策——畢竟吳立仁的名聲在那里,很多人即便之前不知道,現(xiàn)在被薛仁貴宣傳的好像是天使下凡一樣,愛著世間所有子民。扶余王城之中,人心思變,只不過因為玄燁本組部落子民還是占著一半,所以他們也不敢怎么造次。 但是這些玄燁卻看在眼里,現(xiàn)在他打也打不過,守的話,這樣下去很有可能出叛徒導致禍起蕭墻。所以玄燁便選擇了這條偷襲敵人糧草的計策,只希望沒有糧草支持的周軍能夠趕緊退去。 至于投降,從多爾袞的死來看,周軍根本沒有打算真的饒過他這一家。這也是玄燁不斷向他的親信將士宣揚的一點。 玄燁雖然不知道這次偷襲,到底有多少勝率,但是他還是想要試一下,否則只能等死。本來玄燁還以為高句麗現(xiàn)在能給薛仁貴的后方帶來很大的壓力,可是從薛仁貴的布陣來看,薛仁貴好像后方完全無憂,這也是玄燁急于破敵的原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