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微星?衛星?人造地球衛星?諸葛亮原來擁有衛星系統,說好的七十二氣候圖呢? 它成圖于周公,將節氣周天三百六十日,分類別之,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成時,四時成歲,將一年的節氣更替,萬物衰榮。一一道明,何時虹藏不現,何時雷始收聲,何時土潤溽暑,何時霧藹蒸騰,如此只需諳熟于胸,融匯于心,運用得當,便可勝于百萬雄兵。 這段原是諸葛亮論氣候的依據,也是他能完成借東風、草船借箭等計策的理論依據,為何到了系統這里就變成了微星了呢? 看到吳立仁失神,諸葛亮以為吳立仁也一樣不相信自己的話,他連忙拱手說道:“主公,屬下所言,皆有法可循,非狂妄無端之論,還請主公相信。” 吳立仁自然不會懷疑諸葛亮的判斷,即使出現了不準,也在情理之中,畢竟真正的衛星也不敢保證天氣百分百的準確。 “孔明先生之言,雖然有些令人難以相信,但是我還是愿意相信你一回。陽明,試想,如果真的如孔明之言,又該如何?” 王守仁雖然對諸葛亮的話深表懷疑,可是如今既然吳立仁愿意相信,他也不敢公然和吳立仁唱反調,況且,吳立仁只是將諸葛亮的說法放在萬一的條件下。 萬一真的一個月不會下雨,又會如何? “主公,若是果真如孔明所言,那我等只要派將士斷可新野的水源,到時候城中只要無水,新野必然不攻自破。” 既然如此,那掘地道確實不如等著斷水源讓其不攻自破。挖地道一方面艱難,還有可能被人識破。但是要等到城中極度缺水不攻自破,卻需要老天的幫助。在吳立仁看來,新野所處的地理位置,并不是容易出現干旱的地方,所以諸葛亮的話,也有可能出現偏差。 “既然如此,那便做兩手準備,先令人斷了新野的水源,到時候若是真的連日無雨,那便圍而不攻,等其不攻自破;若是天公不作美,下雨了,那就準備掘地道入城。” 兩人一起點了點頭,齊聲說道:“主公英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