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yè) 黃承彥走進(jìn)內(nèi)堂,看到一女正在怔怔呆坐著,黃承彥十分不解,問道:“月英何事如此沉思?快將那《太公兵法》拿出來。” “剛剛外面那個(gè)叫諸葛亮的真的有父親說的那般非凡?” “月英,諸葛亮之才,確實(shí)世所罕見,為父看人不差,他日諸葛亮必能青史留名,流芳千古。” 黃承彥取了兵書,交給了諸葛亮,又隨諸葛叔侄兩人一同來到襄陽(yáng)城。經(jīng)過黃承彥的活動(dòng),劉表最終終于答應(yīng)召見徐州來使諸葛玄和諸葛亮。 荊州俊才齊聚,文有蒯越、蒯良、王粲、宋忠等,武有蔡瑁、王威、文聘、魏延等。文武分列左右,靜靜看著緩緩走進(jìn)來的諸葛玄和諸葛亮。 兩人走進(jìn),一起向劉表行禮,諸葛玄接著高聲說道:“徐州牧帳下學(xué)官掾史諸葛玄拜見劉使君!” 劉表面色平靜,毫無感情問了一句:“吾與吳公并不熟識(shí),不知吳公派汝來此有何要事?” 諸葛玄信口說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劉使君與我主皆是大漢之州牧,皆為漢室盡忠,熟與不熟又有何妨?” 這時(shí),一人走了出來,冷笑一聲問道,“既然同為漢臣,諸葛先生為何棄劉荊州而從吳公?” 諸葛玄循聲望去,原來是蒯良,諸葛玄識(shí)得此人,便說道:“當(dāng)日家兄離世,玄為家兄治喪回徐州,無奈天下大亂,曹操揮軍攻徐,吳公仁義,便提前接玄一家到下邳避難,玄不才,無以為報(bào),只能略盡微薄之力。” 蒯良繼續(xù)問道,“不知諸葛先生此來是為何事?” 諸葛玄道:“我主受陛下之詔,奉命征討袁術(shù);今番來此,便是相約劉使君共同伐袁。” 蒯良慢慢走到諸葛玄面前,“既然是吳公奉詔,自當(dāng)盡心盡力;我主無詔可奉,若擅自興兵,一來師出無名,二來勞民傷財(cái),如此差事,世之小兒亦知其利害,諸葛先生何敢相說乎?莫不是欺我荊州無人?” 第(3/3)頁(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