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吳立仁來到了自己家中,找到了貂蟬,和他說了下自己的行動,貂蟬聽著,牙齒輕輕咬著嘴唇,眉山輕皺,等吳立仁說完,那貂蟬才說:“先生!好男兒志在四方,我深知先生之志不小,可是若無大仁大義大勇大智,何以成大事?妾身素來知道先生仁義,可是在這亂世之中,只有仁義卻又難成大事。先生對妾身的心,妾身已然明了,妾身雖為女子,也明白這許多道理。所以,此去,妾身預祝先生一切順利。” 貂蟬的話,讓吳立仁現在的感覺就像注射了興奮劑,吸食了鴉片一樣,他用力地點了點頭,對貂蟬說道:“貂蟬,等我回來!” 看著吳銘遠去的身影,貂蟬默默地在心中祈禱:請上蒼保佑吳先生! 為了換回孫堅的尸首,孫策又將江夏還給了劉表。孫堅部將奉其子孫策為新主,孫策雖然年紀不大,每次征戰確實英勇無比,就連剛歸降的方臘都忍不住嘆道:孫公有伯符,九泉之下可以瞑目了! 此時長沙,軍民盡皆戴孝,為孫堅治喪。正當諸人為孫堅守靈的時候,忽然有兵士來報,“主公,下邳太守吳銘前吊孝!” 這一句話剛說完,立即激起了程普、黃蓋等人的怒火,“主公,我等愿意為主公拿下此奸賊,祭奠故主的在天之靈!” 孫策此時心中依然十分悲戚,可是他聽到后,沒有作答,只是看了看寇準。 “吳銘計殺董卓,有忠義之名,今番來此為先主吊孝,我等當以禮待之,豈可造次?”寇準靜靜說道。 “平仲有所不知,那吳銘原是奸佞小人,當年十八路諸侯討董之時,就是他獻計與袁術,讓袁術不發兵糧與我軍,致使我軍大敗,還折了祖茂將軍,此仇不共戴天!主公,我等請戰!”黃蓋站了起來,反駁寇準。 孫策雖然年紀輕輕,可是已經頗有主張,他沒有回答武將的請戰,也沒有同意寇準的以禮待人,致使抬起頭,問那兵士:“吳銘此來,帶了多少人馬?” “稟告主公,那吳銘并未帶人馬,只是帶了一個隨從,只身前來。” “主公,那吳銘欺我無人,我愿獨身前往拿之。”黃蓋再請戰。 “諸公勿急,策自有主張!來人,去長沙城外五十里探查,是否有人馬埋伏;諸位,先隨我前去迎一下吳太守,其余恩怨,等吳銘拜祭完家父再議不遲!”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