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吳立仁看到呂布,險些有些不能站穩,心下驚嘆,“果然是人中呂布!” “不知道長是誰?哪里見過?為何敢稱故舊?”呂布并不是很把吳立仁的話放在心上,看了吳立仁一眼后,變露出不屑之意。 “見過溫候!貧道有禮了,溫候有許多年不曾回九原老家了?” “哦?我從少年藝成后便離鄉奔波,至今已有十幾年了,不知道道長是?” 吳立仁舒了一口氣,“我和溫候的老家相距不過幾里,那時候曾目睹溫候的英武風采,多年不見,溫候更勝往昔。” 呂布眼中猶疑不定,他哪里還記得少年時候的鄰居是誰,“不知道道長今來所為何事?若是缺少盤纏,盡管開口。” “非也非也!貧道今天路經此處,眼看溫候府上有紅光繚繞,周圍種有桃樹許多,這桃花風水劫已成,我特來此以救溫候脫災。” 呂布煞是不解,他哪里知道什么是桃花劫,“望先生賜教,何為桃花風水劫?” “桃花,古人有語不施粉黛面若桃花,桃花者,是謂紅粉佳人。” 呂布聽完,猛然站了起來,示意下人們退下,接著問道,“不知道先生所言此劫意指為何?” 吳立仁忽然感覺到一陣極大的壓力,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殺氣,呂布要殺自己?吳立仁此時額頭冒汗,知道若是呂布一個不滿意就會收下自己人頭。 “溫候,君子問兇不問吉,何故如此緊張?” “那請先生賜教,如何消災解厄?” “名不正則言不順,桃花之所以為劫,皆因桃花為花,隨風而散。若桃花化而成果,瓜熟而蒂落,桃子自然落于溫候之手。” 原來那董卓愛姬頗多,而呂布好色之徒,常出入相府,正好與其中一個姬妾眉來眼去,卻苦恨沒有機會幽會,呂布常為此事煩擾。而吳立仁的辦法就是,先上車后補票,等生米煮成熟飯這樣的俗套電視劇情節。 吳立仁慢慢說完,呂布聽著,皺了皺眉,“先生此言雖有道理,然而若事情敗露,國相定不肯相饒。” “溫候差矣!溫候勇武天下無雙,這大漢朝廷不可或缺的就是溫候,所以國相絕不會因此而責難與你。況且溫候與國相乃父子,怎么會因一女子而壞父子名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