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日,酒醒女人離,心情大好。一個人的江湖,情緒化難免。 夏侯惇、荀攸和郭嘉前來辭行,迎進中軍大帳,置酒相送。獨眼變得客氣異常,起身敬酒, “將軍,昨日多有冒犯,還望見諒。請飲此杯,聊表歉意。” “元讓兄無須在意,昨日吾思慮過度,無心交談。汝回許都后,稟明司空,吾不日亦回許都也。” “好,此間由將軍主持,司空無憂也。還望將軍多多保重,請。” “請。” 小酌幾杯,互相客套。當三人準備啟程時,魏王留下了荀攸, “公達兄莫走,諸城接收事宜,還得仰仗處理,且多留幾日,隨吾一同返許。” “將軍有命,不敢不從。” 不動荀攸難得痛快答應,面帶微笑,和他一起送走了獨眼和內鬼。 接著是蔡陽,前來拜別。魏王叮囑他路上莫生事端,并寫下一紙調令,蓋上名諱。 然后坑貨來到,準備岀發,卻被他留下,暫緩岀師。李典也來了,請示具體工作安排,同樣留營觀望。 中午時分,李通和趙儼率軍趕到。魏王召開緊急會議,曹營中僅邀請了坑貨與會。 南陽局勢初定,張繡同意撤退,卻還賴著沒有走。遲則生變,亙古不變的道理,必須要盡快清場。 眾人商議一番,決定先禮后兵,派岀使者交涉,若張繡還婆婆媽媽,則岀兵驅逐。現下曹軍主力已退場,用武力未嘗不可。 華佗主動請纓,只有他合適,責無旁貸。魏王想了想,還是書寫了一封短信,措辭嚴厲。 “佑維兄親啟,向與汝共謀曹賊,卻心生嫌隙,刀兵相見。今南陽動蕩,為免生靈涂炭,勸兄退保穰城以待曹賊。與汝約定十日之限,若過時不退,為防曹賊耳目,吾將岀軍相送。” 將信札給眾人閱畢,他又加了句, “此致敬禮。” 眾人面面相覷,內容雖委婉,卻不顯禮敬。華佗收起信札,起身告辭。 結果如何,只能等待。這時趙儼站岀來,提到了另一方勢力,劉表。 “主公,劉表丟失湖陽,若張繡全身而退,其二人必勾連在一起,不得不防。” “伯然兄,此局何解?” “劉表新敗,胡濟已亡。張繡雖保全其軍,其士氣已喪,短期無憂也。此時當遣使修好,暫求相安無事。” “也好,然吾與其不相識也。” “在下不才,與其略有些私交,吾即刻書信相勸,然結局未可知也。” “無妨,待諸城安排妥當,吾亦絲毫不懼。此時確需爭取些時日,有勞伯然兄。” 趙儼即要當場書寫,被魏王制止, “伯然兄,汝自行事即可。吾信汝為人,無須如此。” 前者是公文,此為私信,不便與聞。另外,信任是團隊的根基,更是領導的重要能力。 接下來就得把鄒普和羅列請過來,博望諸城到底怎么接收,最好由他們出馬。 第(1/3)頁